他把教皇比作“两只脚的禽兽”,把教士比作“文明恶棍”,强调天赋人权,反对等级特权,并且认为私有财产是神圣的。“他”是( )
A.卢梭 | B.孟德斯鸠 | C.伏尔泰 | D.狄德罗 |
《西方文明史》载:大约在1660—1789年,西欧智力和文化的历史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其“重大的变化”主要包括
①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②启蒙运动兴起
③近代科学的诞生和发展
④欧美国家把工业文明引向了更高的发展阶段
①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②启蒙运动兴起
③近代科学的诞生和发展
④欧美国家把工业文明引向了更高的发展阶段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③④ |
下列关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的继续和发展
②都是新兴资产阶级掀起的思想解放运动
③都直接促进近代科学的诞生
④都提出了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
①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的继续和发展
②都是新兴资产阶级掀起的思想解放运动
③都直接促进近代科学的诞生
④都提出了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14~16世纪,欧洲兴起了一轮思想解放运动,意大利人引领了时代潮流,涌现出但丁、达芬奇等杰出人物。这场运动是( )
A.文艺复兴 | B.宗教改革 | C.启蒙运动![]() | D.文学革命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列举一例材料二中“读经讲经课”讲授的主要经典。
(3)结合材料二说明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变迁导致课程变化。
材料一:14世纪以后,神学在西欧学校教育中的统治地位逐渐发生变化。一些新的学校特别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的教育,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地位明显提高。
——《外国教育史》
材料二:课程设置是学校教育制度(学制)的重要内容,与经学(指四书五经等)相关的中小学课程设置经历了如下变化。
1904年颁布的学制 | 读经讲经课和修身课(讲授伦理道德)是必修课程中的两门,份量仍很重。 |
1912-1913年颁布的学制 | 取消读经讲经课 |
1915年开始酝酿,1922年颁布的学制 | 修身课改为公民课(注重独立、自尊、爱国等教育) |
——选编自《中国近代学制史料》
(1)写出引起材料一课程地位变化的历史事件。(2)列举一例材料二中“读经讲经课”讲授的主要经典。
(3)结合材料二说明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变迁导致课程变化。
例:清政府学习西方进行改革,1904年学制中儒学地位有所下降,但仍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所以儒学分量仍很重。
(4)请对材料一、二课程设置变化作出简要评价。从14世纪开始,欧洲经历了思想文化和科学领域的重大变革。最终人性取代了神性,科学得到了传播。回答以下各题
【小题1】人性取代了神性指的是
【小题2】科学革命产生了近代科学,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社会迎来了技术革新。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指的是
【小题1】人性取代了神性指的是
A.启蒙运动 | B.文艺复兴 | C.科学世纪 | D.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
A.牛顿的力学理论 | B.托勒密的地心说 |
C.伽利略的新宇宙理论 | D.哥白尼的日心说 |
新文化运动被誉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的主要相似之处( )
A.批判儒家思想 | B.促进思想解放 | C.提倡白话文 | D.宣传马克思主义 |
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反思自己的行为,考虑到人地关系要协调发展是从哪一时期开始的( )
A.史前时期 | B.19世纪中期后 |
C.20世纪中期后 | D.21世纪后 |
通过以下探究,认识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些因素。

(1)对以上材料的解读,正确的划“正确”,错误的划“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划“未涉及”
①图片中的漫画集中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资产阶级思想。( )
②18世纪法国的主流思想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提供了有力支援。( )
③18世纪法国的主流思想对中国和日本产生了巨大影响。( )
④以人权代替神权,以法制代替专制的思想得到认同。( )
①斯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加特林的机枪和______________
②《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共产党宣言》和___________
(4)综上可见,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两种重要力量是什么?
材料一

(1)对以上材料的解读,正确的划“正确”,错误的划“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划“未涉及”
①图片中的漫画集中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资产阶级思想。( )
②18世纪法国的主流思想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提供了有力支援。( )
③18世纪法国的主流思想对中国和日本产生了巨大影响。( )
④以人权代替神权,以法制代替专制的思想得到认同。( )
材料二 发电机原理的基础是1819年丹麦人奥斯特发现的电流的磁效应以及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了自激式的直流发电机。……1882年,法国学者德普勒发现了远距离送电的方法;同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在纽约建立了美国第一个火力发电站,把输电线联接成网络。
——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2)材料二所述的科学研究成果引起了生产方式怎样的变化?以上成果的运用也对人们生活产生重大影响,试举一例加以说明。材料三 (全球化进程中)正如整个世界感受斯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和加特林的机枪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
——斯塔夫里亚诺斯《全球通史》
(3)材料三所述内容,可分为以下两类,请在横线上再举同类例证一例。①斯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加特林的机枪和______________
②《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共产党宣言》和___________
(4)综上可见,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两种重要力量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