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14世纪以后,神学在西欧学校教育中的统治地位逐渐发生变化。一些新的学校特别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的教育,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地位明显提高。
——《外国教育史》
材料二:课程设置是学校教育制度(学制)的重要内容,与经学(指四书五经等)相关的中小学课程设置经历了如下变化。
1904年颁布的学制 | 读经讲经课和修身课(讲授伦理道德)是必修课程中的两门,份量仍很重。 |
1912-1913年颁布的学制 | 取消读经讲经课 |
1915年开始酝酿,1922年颁布的学制 | 修身课改为公民课(注重独立、自尊、爱国等教育) |
——选编自《中国近代学制史料》
(1)写出引起材料一课程地位变化的历史事件。例:清政府学习西方进行改革,1904年学制中儒学地位有所下降,但仍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所以儒学分量仍很重。
(4)请对材料一、二课程设置变化作出简要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