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历史与社会

题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世纪以后,神学在西欧学校教育中的统治地位逐渐发生变化。一些新的学校特别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的教育,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地位明显提高。

——《外国教育史》

材料二:课程设置是学校教育制度(学制)的重要内容,与经学(指四书五经等)相关的中小学课程设置经历了如下变化。

1904年颁布的学制

读经讲经课和修身课(讲授伦理道德)是必修课程中的两门,份量仍很重。

1912-1913年颁布的学制

取消读经讲经课

1915年开始酝酿,1922年颁布的学制

修身课改为公民课(注重独立、自尊、爱国等教育)

 

 

——选编自《中国近代学制史料》

(1)写出引起材料一课程地位变化的历史事件。
(2)列举一例材料二中“读经讲经课”讲授的主要经典。
(3)结合材料二说明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变迁导致课程变化。

例:清政府学习西方进行改革,1904年学制中儒学地位有所下降,但仍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所以儒学分量仍很重。

(4)请对材料一、二课程设置变化作出简要评价。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非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8-13 12:54:5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