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的社会生活
- 人类生活的世界
- 中国古代史
- 中国近现代史
- 世界历史
- 文明探源
- 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
- 相继兴衰的中古欧亚国家
- 世界工业文明的曙光与近代社会的开端
- 近代世界的发展
- 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 二十世纪的世界战争
- 冷战时期的世界
- 当代中国与世界
“1942年6月,美国海军和空军毁灭性打击了日军,……日军损失了训练有素的海空军骨干力量,再也无力进行战略进攻了,丧失了海战的主动权。”该材料描述的战役是( )
A.中途岛海战 | B.阿拉曼战役 |
C.西西里岛登陆战 | D.诺曼底登陆战 |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几个标志性事件,下列连线错误的是( )
A.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 B.德国进攻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
C.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 D.斯大林格勒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 |
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记载:“12月7日,星期日,在首相别墅,我的美国客人──无线电收音机中──九点钟的消息:日本进攻美国。”这段回忆记录的历史事件是
A.阿拉曼战役 | B.不列颠之战 |
C.中途岛战役 | D.偷袭珍珠港 |
在“二战”期间的中国参加了许多重要的国际会议,使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下列会议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开罗会议 | B.德黑兰会议 | C.雅尔塔会议 | D.波茨坦会议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图1 参加慕尼黑会议的张伯伦、 图2 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雅尔塔会议上
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
(1)右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二战”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2)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分析下表有关“二战”的史实,你能得出“二战”影响的哪些结论?
(3)图1和图2所示会议对德国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从中得到哪些启迪?
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材料一:(图说历史)

材料二:(论从史出)
参战国家 | 卷入人口 | 参战人数 | 军队伤亡 | 平民伤亡(人) | 物资损失(美元) | |||
世界 | 中国 | 世界 | 中国 | 世界 | 中国 | |||
61个 | 17亿人 | 1.1亿人 | 5000万人以上 |
| 9000万 | 3500万 | 4万亿 | 1000亿(直接) 5000亿(间接) |
材料三:(历史启迪)

图1 参加慕尼黑会议的张伯伦、 图2 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雅尔塔会议上
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
(1)右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二战”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2)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分析下表有关“二战”的史实,你能得出“二战”影响的哪些结论?
(3)图1和图2所示会议对德国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从中得到哪些启迪?
在军事行动上,“它”是当年世界上最成功的一次,然而在政治上却是极大的错误,导致日本最后走上投降一途.这里的“它"是指( )
A.诺曼底登陆 | B.中途岛战役 | C.阿拉曼战役 | D.珍珠港事件 |
1941年12月,《国民政府对日宣战布告》指出:“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绊,扩大其战争侵略行动……兹特正式对日宣战。”完成小题。
【小题1】材料反映1941年前国民政府迟迟不对日正式宣战的原因是( )
A. 中日两国实力过于悬殊
B. 国民政府曾对日本抱有幻想
C. 日本停止对重庆的轰炸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尚未建立
【小题2】“侵略者之日本对美国友邦开衅,扩大其战争侵略行动”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中途岛海战 B. 诺曼底登陆 C. 偷袭珍珠港 D. 阿拉曼战役
【小题1】材料反映1941年前国民政府迟迟不对日正式宣战的原因是( )
A. 中日两国实力过于悬殊
B. 国民政府曾对日本抱有幻想
C. 日本停止对重庆的轰炸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尚未建立
【小题2】“侵略者之日本对美国友邦开衅,扩大其战争侵略行动”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中途岛海战 B. 诺曼底登陆 C. 偷袭珍珠港 D. 阿拉曼战役
“它”庄严宣告:“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及使日本在中国所窃取之领土,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它”是指( )
A.《联合国家宣言》 | B.《开罗宣言》 | C.《雅尔塔协定》 | D.《波茨垣公告》 |
“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罗斯福“新政”与列宁实施的“新经济政策”的相同点是( )
A.都是为了打退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进攻 | B.都有利于本国经济恢复和发展 |
C.都巩固了本国资本主义制度 | D.都巩固了工农联盟的国家政权 |
苏联曾有一个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对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没锅。”伊万说:“那就烤。”老婆说:“没有柴。”伊万气坏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该笑话反映的是( )
A.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 |
B.个人崇拜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 |
C.新经济政策恢复自由贸易的后果 |
D.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带来的弊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