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的社会生活
- 人类生活的世界
- 中国古代史
- 中国近现代史
- 晚清的危机与变革
- + 中华民国的兴衰和中国革命的胜利
- 袁世凯与北洋军阀
-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与探索
- 新中国的建设与改革
- 中国现当代的社会生活
- 世界历史
- 当代中国与世界
周恩来总理曾说过“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五四运动是爱国运动 | B.五四运动到开国大典 |
C.五四运动是民主革命 | D.五四运动向现代转折 |
为了实现“中国梦”,***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带领中国人民踏上了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穿越历史沧桑巨变,回望90多年前那段苦难和辉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的“继续战斗”是指哪一历史事件?简述该事件在中党历史上的地位。
(2)这次会议是在什么严峻形势下召开的?会议前后的形势发生了变化?
(3)根据材料三中的图片和文字,概述***在不同历史时期是怎样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的?
材料一:刚刚成立了六年的***经受住了这种考验……***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决议》批判了"左"倾机会主义的军事路线,重新肯定了以***同志为代表的正确军事路线。要求红军迅速完成从阵地战到运动战的转变,灵活机动地运用战略战术,为创建新的根据地而斗争。”
——摘自《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
材料三:***把敌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不可战胜的力量。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的“继续战斗”是指哪一历史事件?简述该事件在中党历史上的地位。
(2)这次会议是在什么严峻形势下召开的?会议前后的形势发生了变化?
(3)根据材料三中的图片和文字,概述***在不同历史时期是怎样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的?
1948年的最后一天,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本月忧患最深……各方告急与失败之报,几如雪花飞来,……一切唯听天命而已。”蒋介石这种心态主要是因为( )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序幕 | B.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了北平 |
C.人民解放军在战略决战中取得了节节胜利 | D.中共下达了渡江战役的命令 |
1945年8月,***飞抵重庆。众多媒体纷纷赞誉“好像在阴暗的天空中忽然放出来一道光明”,是“历史和人民的喜讯”。这表明当时( )
①国内格局依然动荡不安
②国民党真诚求合作
③共产党实力强于国民党
④人民迫切期盼和平
①国内格局依然动荡不安
②国民党真诚求合作
③共产党实力强于国民党
④人民迫切期盼和平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场气壮山河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史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以文析史)
(以尺绘史)

(2)***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任务。请分别写出年代尺中A时期的主要任务。
(3)从“星星之火”到“开国大典”***在这个历史时期为探索中国道路作出了杰出贡献.请用具体史实加以论证。
(以图释史)

(4)图1与图2有何联系?根据国共双方军事力量的变化,共产党在1947年和1948年分别进行了怎样的战略调整?
(以文析史)
材料一:刚刚成立了六年的***经受住了这种考验……***和中国人民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一卷
(1)“他们又继续战斗了”,指的是哪一事件?简述该事件的历史地位。(以尺绘史)
材料二:中国近现代史中部分历史阶段或节点

(2)***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任务。请分别写出年代尺中A时期的主要任务。
(3)从“星星之火”到“开国大典”***在这个历史时期为探索中国道路作出了杰出贡献.请用具体史实加以论证。
(以图释史)

(4)图1与图2有何联系?根据国共双方军事力量的变化,共产党在1947年和1948年分别进行了怎样的战略调整?
回首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下列对年代尺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民主共和”标志着清王朝统治的覆灭
②“当家作主”指新中国成立
③“历史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④“洗雪国耻”指澳门回归

①“民主共和”标志着清王朝统治的覆灭
②“当家作主”指新中国成立
③“历史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④“洗雪国耻”指澳门回归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统一—分离的过程,下列哪些事件与这一过程有直接关系( )
①洋务运动的破产
②《马关条约》的签订
③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
④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①洋务运动的破产
②《马关条约》的签订
③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
④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小车推出来的淮海战役”这一形象说法反映了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之一是( )
A.作战武器先进 | B.交通工具改进 | C.人民群众支持 | D.战略战术正确 |
2015年,收藏家张贵银发现了一日军侵华力证—《支那事变战迹の刊》。此书记录了“七七事变”爆发后一年期间,日军侵略中国的全过程。下列时间有可能被此书记录的是( )
①淞沪会战
②南京大屠杀
③九·一八事变
④一二·九运动
①淞沪会战
②南京大屠杀
③九·一八事变
④一二·九运动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下表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简表”,从中可以读出的信息有( )
①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中国战场与世界其他战场相比,持续时间最长
③战争波及地域广、卷入国家多、持续时间长,在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
④***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是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战场名称 | 开始时间 | 终止时间 | 小计 |
欧洲战场 | 1939年9月1日 | 1945年5月8日 | 5年8个月零8天 |
苏德战场 | 1941年6月22日 | 1945年5月8日 | 3年10个月零17天 |
太平洋战场 | 1941年12月8日 | 1945年9月2日 | 3年8个月零26天 |
中国战场 | 1931年9月18日 | 1945年9月2日 | 13年11个月零16天 |
苏联对日作战 | 1945年8月9日 | 1945年9月2日 | 25天 |
①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中国战场与世界其他战场相比,持续时间最长
③战争波及地域广、卷入国家多、持续时间长,在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
④***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是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