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有座“远东第一灯塔”一一花鸟灯塔。1870年由英国建造并长期管理,1930年建成无线电桩,成为中国沿海第一座无线电指向标,二战期间,被日军占领。抗战胜利后,中国收回。花鸟灯塔的这段历史折射了
①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屈辱史
②近代中国主动融入世界的开放史
③中国学习西方的思想解放史
④西方文明对近代中国发展的影响史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当前题号:1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决定举办历史研学活动,请答下列问题。

【小题1】某小组确定学习主题是“新文化运动”。下列所选图片与该学习主题直接相关的有(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小题2】某学校决定在暑假组织学生进行“红色旅游”,重走长征路,感受长征精神。根据所学知识,他们选择正确的路线是( )
A. 瑞金一遵义一吴起镇一泸定桥
B. 瑞金一泸定桥一遵义一吴起镇
C. 瑞金一遵义一泸定桥一吴起镇
D. 瑞金一吴起镇一泸定桥一遵义
【小题3】如果要追寻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红色足迹,应选择以下红色旅游景点中的(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当前题号:2 | 题型:None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为什么要发动这样的运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愤吗?也不是!我们反对政府屈辱的外交!国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自相残杀,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国运动的八项主张。”

——1936年12月16日张学良、杨虎城《告全体将士书》

(1)材料中的“自相残杀”和“运动”分别指的是什么?

材料二:某战役主要战绩表

战役时间

战斗次数

毙伤俘日伪军数

破坏交通线

拔掉据点

3个半月

1800多次

4万多人

2000多千米

近3000个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抗日战争中的哪次重要战役?该战役有什么意义? 

材料三:“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收拾时局,咨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意接受其联合公告。”   

——《终战诏书》

(3)材料三中“联合公告”指什么?请说出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史实与材料三情景之间的关系。 

(4)“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上述史实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借鉴意义?

当前题号:3 | 题型:非选择题 | 难度:0.99
人民群众蕴藏着伟大的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如今在五四群众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在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

——《吴玉章回忆录》

材料二:***把敌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不可战胜的力量,使革命得到发展。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摘编自《***历史》

材料三:历史总在一些特殊的年份,给我们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1978年冬,小岗生产大队的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在包产到户的“生死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实施了“大包干”。一场改变中国亿万农民命运的实践,正由他们拉开序幕。

——摘编自《小岗人家四十年》解说词

材料四: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1)上层社会力量与哪一阶级力量对比显得微不足道?促使此阶级力量“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思想武器是什么?   
(2)***28年里如何凝聚人民群众力量使革命得到发展?列举两个史实并加以说明。   
(3)根据材料三,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小岗村的经验在全国范围得以推广的原因。
当前题号:4 | 题型:非选择题 | 难度:0.99
中国人,中国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梦想源于现实。材料中方志敏和罗阳的憧憬折射出中国怎样的变化?   
(2)梦想基于选择。在方志敏生活的年代,以他为代表的追梦人为什么坚定地选择***,请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加以说明。   
(3)梦想成于信仰。请按图中所示,写出一位为我国建设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及主要事迹,并用一句话概括坚定信仰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
当前题号:5 | 题型:非选择题 | 难度:0.99
历史长河中有许多“那一天”令人铭记,催人奋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那一天,火炬高擎。简述那一天学生提出“外争国权”的历史背景及结果。

苏联检察官克伦斯基在远东军事法庭曾说:“如果我们可以指出一定的日期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这段血腥时期的开端的话,1931年9月18日恐怕是最有根据的。”

(2)那一天,国耻难忘。阅读材料,结合史实说明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的理由。

当日本投降的消息传到重庆时,已是8月15日的晚上。据当时的美国记者记录:“突然,整个城市爆发出一片欢呼声和爆竹声。……不到一小时,整个城市就变成了一座巨响和狂欢的火山。”

(3)那一天,民族解放。请谈谈你对“民族解放”的理解。
当前题号:6 | 题型:非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49年***在西柏坡会议上指出:“从1927年开始,党的工作方法是……这一工作方法已经结束了,即将开始……的新的历史时期。”这一伟大转变,具有极为深刻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

知识卡片

时间:1978年12月

会议:中共________召开

内容:批判了……,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________上来……

(1)根据所列三个材料,写出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2)材料二中的“党的工作方法”是什么?
(3)联系所学,补充材料三知识卡片中的相关内容。
当前题号:7 | 题型:非选择题 | 难度:0.99
回首历程,探索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次会议是***历史上的转折点,用当今流行的话说是一个历史“拐点”……从那以后,党的面貌发生根本变化,独立自主地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

——金冲及《对遵义会议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贵州解放后,中共贵州省委根据当时实际情况在广大农村开展了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社会大变革。1952年“耕者有其田”的理想变成现实,全省80%左右的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分得土地和农具等。全省粮食产量,1951年比1950年增长6.42%。

——摘编自《***贵州历史》

材料三:为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发展,2014年1月国务院批复设立贵安新区。

 
冷却散热、高消耗电能是大数据中心建设重要条件。因环境优势,贵安新区吸引多个大规模数据中心在此集聚,发展成为我国南方最大数据中心基地。新区东部“大学城”内高校集聚。

安顺
平均气温(℃)
1月
4.3
2月
15.0
3月
22.0
4月
15.0
 
(1)从思想角度看,材料一中的“历史拐点”是指什么?   
(2)分析材料二中贵州农民实现“耕者有其田”理想的主要原因及意义。   
(3)根据材料三分析贵安新区成为大数据中心基地的有利条件。   
(4)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中国革命和建设要走怎样的道路?
当前题号:8 | 题型:非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