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的社会生活
- 人类生活的世界
- 中国古代史
- 中国古代政治状况
- 中国古代社会阶层
- +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
- 张骞通西域与丝绸之路
- 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
- 宋元海外贸易与明朝郑和下西洋
-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 中国古代思想与艺术
- 中国近现代史
- 世界历史
- 当代中国与世界
俄国数学家马尔科夫说:“任何一个进步的体系,也都是开放的,不然就会丧失其发展的可能性,因而也就会散失其进步性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仔细阅读材料一,请在①②处填上适当的内容,并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分析我国历史上对外关系的变化。
(2)综合上述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一、二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证。(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材料一:中国历史上对外关系发展的线索:

材料二: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历程:

(1)仔细阅读材料一,请在①②处填上适当的内容,并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分析我国历史上对外关系的变化。
(2)综合上述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一、二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证。(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从策马西行到扬帆远航,大漠驼铃声脆,碧海长帆远影。今日古丝路迎烈烈风,重振高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浙商本着“走遍千山万水、讲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历尽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勇做融入“一带一路”的排头兵。省工商联组织150家浙江企业出访印度,谈妥11个项目,投资金额达25亿美元。
材料二:国际货运列车满载着从浙江采购的机电产品、织物、箱包和圣诞用品,长途跋涉到达亚欧大陆另一端,并带回红酒、橄榄油等众多名特优产品。
(1)写出中国古代开拓丝路和开辟亚非海上通道的历史人物。(2)根据材料一和右图分析,浙江勇做融入“一带一路”排头兵具备哪些有利条件?
(3)联系材料二,从世界基本特征角度分析浙江企业融入“一带一路”的意义。
下列说法能准确体现人类与海洋之间密切关系的是()
①海洋为人类提供不可缺少的水产品
②海洋为人类提供渔盐之利
③人类是海洋的主宰,能随意利用海洋资源
④人类开辟海上交通航线促进了相互交流
①海洋为人类提供不可缺少的水产品
②海洋为人类提供渔盐之利
③人类是海洋的主宰,能随意利用海洋资源
④人类开辟海上交通航线促进了相互交流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
——《东京梦华录》
材料二 明代的江南地区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劳动力买卖关系。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宋代城市相较于唐代的发展。并阐述明代的工商业的发展又出现了什么新的特征。材料三 某凉茶品牌发展历史:
1828年,在广州十三行,开设第一家凉茶铺;
民国十七年(1928年),取得商号执照;
……
1956年,公私合营;
……
(2)在该品牌发展过程中,1956年是一个重要节点。那时我国采用什么政策,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并简要谈谈该政策的影响。2010年,南京意外发现了一座墓葬,在记载墓主人生平的碑文上,明确记载着:……充副使,统领军士,乘大福等号五千料巨舶。赍捧诏敕使西洋各番国、抚谕远人。从这段墓主的生平记载推断,这一历史事件是( )
A.张骞通西域 | B.玄奘西行 |
C.鉴真东渡 | D.郑和下西洋 |
下列关于古代中日之间的交流史实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
①公元57年,居日本南部的倭奴国派使者到中国,中国皇帝赐使者印绶
②公元1世纪后的几百年间,中日之间的交流有了更大的发展
③成批的中国织工、陶工等随日本使者到了日本
④到了中国的宋元时期,中日交流达到了一个高峰
①公元57年,居日本南部的倭奴国派使者到中国,中国皇帝赐使者印绶
②公元1世纪后的几百年间,中日之间的交流有了更大的发展
③成批的中国织工、陶工等随日本使者到了日本
④到了中国的宋元时期,中日交流达到了一个高峰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陈文斌在《品读世界文明史》中记载:“将中国的四大发明及丝绸、茶叶、瓷器等传到了世界各国……将中亚的骏马、葡萄……西亚的乐器、数学等输入中国”。下列历史事件能促成这一文明现象出现的有( )
①郑和下西洋②玄奘西行③西学东渐④鉴真东渡
①郑和下西洋②玄奘西行③西学东渐④鉴真东渡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