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上面左图是____,右图是商标,它们都是北宋时期出现的新事物。
(2)在北宋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新事物?
(3)它们各有什么作用?从现代生活的需要看,它们的出现有什么重要意义?
当前题号:1 | 题型:非选择题 | 难度:0.99
如下图是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所制作的卡片。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主题是(  )

A.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B.古代政治中心的南移
C.宋朝商业的繁荣兴旺
D.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当前题号:2 | 题型:None | 难度:0.99
郑和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航海家,他的足迹最远到达(   )
A.菲律宾群岛B.波斯湾沿岸C.印度半岛D.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当前题号:3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在上海一带,曾经流传着一首民谣:“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下列生产工具中,由“黄婆婆”改造而成是(  )
A.筒车B.曲辕犁
C.秧马D.木棉纺纱车
当前题号:4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我国著名史学家吴晗曾指出郑和下西洋“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范围之广,那是中国历史上所未有的,在当时世界历史上也没有过”。明朝之所以能够实现大规模航海,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航海知识丰富B.前期国力的强盛C.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D.造船技术发达
当前题号:5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唐宋时期,社会生活、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等都在中国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不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
A.唐代上层妇女骑马、打马球;宋代妇女缠足、坐轿
B.唐代长安城内坊、市分开;宋代城市瓦子、勾栏随处可见
C.唐代雕版印刷技术日渐成熟;宋代指南针、火药得到应用
D.唐代海外贸易兴盛,设市舶司;宋代景德镇成为制瓷中心
当前题号:6 | 题型:None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世祖时来到中国的一位意大利旅行家,在自己的书中对当时的大都曾有过这样的描述:“郭中所居者,有各地来往之外国人,或来入贡方物,或来售货宫中……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

材料二


(1)材料一中所说的“旅行家”是谁?
(2)这位旅行家是沿着材料二的路线来到中国的,这条路线叫什么?
(3)你认为这位旅行家在书中描述的景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上述两则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这对我国当今社会的发展有何启示?
当前题号:7 | 题型:非选择题 | 难度:0.99
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1中的高僧是谁?他在天竺游历多年,回到长安后,其弟子将他的见闻写成记载天竺的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的著作,这本著作叫什么?
(2)图2中的高僧是谁?他有何成就?
(3)两位高僧有何共同功绩?
(4)你认为这两位高僧身上的什么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当前题号:8 | 题型:非选择题 | 难度:0.99
唐朝时,印度被称为(  )
A.新罗B.波斯C.大秦D.天竺
当前题号:9 | 题型:None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