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1和图2分别反映了唐朝的哪两种制度?这两种制度最初创立于何时?
(2)图1中的政治制度有何进步之处?
(3)唐太宗曾得意地说:“天下英雄,都在我的掌握中了。”说说图2反映的制度对读书人和统治者来说,分别有何进步之处。
当前题号:1 | 题型:非选择题 | 难度:0.99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规定,监察部对国务院各部门及其国家公务员、国务院及国务院各部门任命的其他人员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其领导人员实施监察。秦始皇和汉武帝在中央设置的类似功能的官员或机构是
①太尉
②御史大夫
③司隶校尉
④丞相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货币
B.焚书坑儒
C.设立丞相等三公
D.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当前题号:3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惠州某学校历史兴趣小组编排的历史课本剧《秦始皇PK汉武帝》。现请你依据同学们搜集图片资料,结合同学们编演的秦始皇与汉武帝的PK内容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创盛世:

材料二:巅峰对决:

请回答:
(1)请依据材料一左图,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秦朝在中央负责监察事务的官职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一,结合材料二,回答“朕建立第一个国家”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对决中“我为你创立新制度”中“新制度”是指什么制度?
(3)依据材料一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武帝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创造了一代盛世?
(4)材料二中“你的国家14年就亡了”,依据材料,分析该国家灭亡的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5)学习了秦汉时期儒家思想的不同命运,一位同学认为:就其措施的实质或作用来说: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是相同的。请说明理由!
当前题号:4 | 题型:非选择题 | 难度:0.99
观察下图所示,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有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文字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明修长城清修庙”反映的是清朝对少数民族采取安抚怀柔的政策。下列历史事件中,能够反应这一政策特点的是
A.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B.兴建承德避暑山庄C.签订《尼布楚条约》D.设置台湾府
当前题号:6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三国时期,曾派船队到达夷洲,加强内陆与台湾地区联系的国家是(   )
A.吴国B.魏国C.蜀国D.楚国
当前题号:7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描述的郑成功的历史事迹是(    )
A.西行天竺 B.抗击倭寇   C.七下西洋D.收复台湾
当前题号:8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列事件中,能反映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
A.设置台湾府B.郑成功收复台湾
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D.设置驻藏大臣
当前题号:9 | 题型:None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同时,带去许多工艺品,谷物,菜子,药材、茶叶以及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大大促进了与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材料二 元朝,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派遣官吏,征收赋税,进行有效的统治,西藏等边陲地区都处在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材料三 清朝,西藏地区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更加紧密,x藏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于清初到北京,受到顺治皇帝接见,被正式赐予“达赖喇嘛”封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史实发生在哪个朝代?
(2)清朝初期受到册封的除了材料三中提到的达赖,还有哪一个喇嘛教首领,他是谁?册封他的皇帝是谁?
(3)为有效管辖x藏事务,清朝还设置了什么机构?
(4)依据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当前题号:10 | 题型:非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