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下列歇后语中加横线字的谐音字。
秃子打伞——无法无天(____ )
盲人戴眼镜——假聪明(____ )
黄鼠狼钻鸡笼——投机(____ )
秃子打伞——无法无天(
盲人戴眼镜——假聪明(
黄鼠狼钻鸡笼——投机(
想一想,连一连。
尺有所短 谬以千里 病从口入 驷马难追
机不可失 时不再来 一言既出 比下有余
差之毫厘 寸有所长 比上不足 祸从口出
尺有所短 谬以千里 病从口入 驷马难追
机不可失 时不再来 一言既出 比下有余
差之毫厘 寸有所长 比上不足 祸从口出
根据课本“日积月累”填空,并选择两个造句。
1.尺有所短,________。
2.________,时不再来。
3.________,谬以千里。
4.病从口入,________。
5.________,驷马难追。
6.比上不足,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尺有所短,________。
2.________,时不再来。
3.________,谬以千里。
4.病从口入,________。
5.________,驷马难追。
6.比上不足,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积月累。
1.一叶落而________。
2.立了秋,_________。
3._________月,乱穿衣。
4.夏雨少,秋霜________。
5.一场秋雨一场________,十场秋雨要穿_________。
6.八月_______,九月温,十月还有小_________。
1.一叶落而________。
2.立了秋,_________。
3._________月,乱穿衣。
4.夏雨少,秋霜________。
5.一场秋雨一场________,十场秋雨要穿_________。
6.八月_______,九月温,十月还有小_________。
猜谜语。
身体细又长, 长脚小儿郎,
一根直肚肠。 吹箫入洞房。
写字做算术, 爱吃红花酒,
请你来帮忙。 拍手见阎王。
(打一文具) (打一动物)
谜底:__________ 谜底:__________
身体细又长, 长脚小儿郎,
一根直肚肠。 吹箫入洞房。
写字做算术, 爱吃红花酒,
请你来帮忙。 拍手见阎王。
(打一文具) (打一动物)
谜底:__________ 谜底:__________
猜词语小游戏。
1.四周高、中间低,形状像脸盆的地表形态。是________。
2. 轮缘上分布着许多像牙齿一样的一种轮子。叫_________
3.像蜗牛居住的壳一样小的地方就被形象的称为:_______
4. 形容象海洋一样的一望无际的森林,就被称作________
5. 树干上部分支长枝叶,象树的帽子,所以叫_______
6. 松树的叶,叶子形状似针,故称_________
1.四周高、中间低,形状像脸盆的地表形态。是________。
2. 轮缘上分布着许多像牙齿一样的一种轮子。叫_________
3.像蜗牛居住的壳一样小的地方就被形象的称为:_______
4. 形容象海洋一样的一望无际的森林,就被称作________
5. 树干上部分支长枝叶,象树的帽子,所以叫_______
6. 松树的叶,叶子形状似针,故称_________
有趣的歇后语,我会填。
八下过海——(_______________)
芝麻开花——(_______________)
千里送鹅毛——(_______________)
三个臭皮匠——(_______________)
骑驴走着瞧——(_______________)
竹篮打水——(_______________)
八下过海——(_______________)
芝麻开花——(_______________)
千里送鹅毛——(_______________)
三个臭皮匠——(_______________)
骑驴走着瞧——(_______________)
竹篮打水——(_______________)
谚语积累。
【小题1】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1】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__________________
积累运用。
1.补充词语:亡羊补牢——______,八仙过海——_______
2.《画蛇添足》这则寓言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3.写出两个寓言故事的名字:______________。
4.“千里鹅毛”用来比喻_________________。
1.补充词语:亡羊补牢——______,八仙过海——_______
2.《画蛇添足》这则寓言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3.写出两个寓言故事的名字:______________。
4.“千里鹅毛”用来比喻_________________。
把面的句子填写完整,并积累。
(1)鸟美在羽毛,_______
(2) ____,当思来之不易,_______,恒念物力维艰。
(3)静坐常思己过, ________ 。
(4)泰山不拒细壤,故能______ ;江河不拒细流,故能_______ 。
(1)鸟美在羽毛,_______
(2) ____,当思来之不易,_______,恒念物力维艰。
(3)静坐常思己过, ________ 。
(4)泰山不拒细壤,故能______ ;江河不拒细流,故能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