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与式
- 方程与不等式
- 函数
- 图形的性质
- 图形的变化
- 统计与概率
- + 统计调查
- 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与方法
- 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
- 统计表
- 扇形统计图
- 折线统计图
- 直方图
- 观察、猜想与证明
- 实践与应用(暂存)
为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某校组织了一次全校2500名学生都参加的“安全知识”考试.阅卷后,学校团委随机抽取了100份考卷进行分析统计,发现考试成绩(x分)的最低分为51分,最高分为满分100分,并绘制了如下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表.请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填空:a=______,b=______,n=______;
(2)将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
(3)该校对考试成绩为91≤x≤100的学生进行奖励,按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设一、二、三等奖,并且一、二、三等奖的人数比例为1:3:6,请你估算全校获得二等奖的学生人数.

(1)填空:a=______,b=______,n=______;
(2)将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
(3)该校对考试成绩为91≤x≤100的学生进行奖励,按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设一、二、三等奖,并且一、二、三等奖的人数比例为1:3:6,请你估算全校获得二等奖的学生人数.
某次数学检测,李老师对七(1)班的成绩进行了统计,绘制了如下统计图,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本次成绩达到A等的学生占总人数的( )


A.![]() | B.![]() | C.![]() | D.![]() |
下表是某班5名同学某次数学测试成绩.根据信息完成下表,并回答问题.
五人中分数最高的是谁?分数最低的是谁?谁的分数与全班平均分最接近?
五人中分数最高的是谁?分数最低的是谁?谁的分数与全班平均分最接近?
姓名 | 王芳 | 刘兵 | 张昕 | 李聪 | 江文 |
成绩 | 89 | | | 84 | |
与全班平 均分之差 | -1 | +2 | 0 | | -2 |
为了了解同学们每月零花钱的数额,校园小记者随机调查了本校部分同学,根据调查结果,绘制出了如下两个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表.
调查结果统计表
请根据以上图表,解答下列问题:
(1)填空:这次被调查的同学共有 人,a+b= ,m= ;
(2)求扇形统计图中扇形C的圆心角度数;
(3)该校共有学生1000人,请估计每月零花钱的数额x在60≤x<120范围的人数.
调查结果统计表
组别 | 分组(单位:元) | 人数 |
A | 0≤x<30 | 4 |
B | 30≤x<60 | 16 |
C | 60≤x<90 | a |
D | 90≤x<120 | b |
E | x≥120 | 2 |
请根据以上图表,解答下列问题:
(1)填空:这次被调查的同学共有 人,a+b= ,m= ;
(2)求扇形统计图中扇形C的圆心角度数;
(3)该校共有学生1000人,请估计每月零花钱的数额x在60≤x<120范围的人数.

为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月
日“世界环境日”当天,若干名“环境小卫士”组成了“控制噪声污染”课题学习研究小组.该小组抽样调查了全市
个噪声测量点在某时刻的噪声声级(单位:
),将调查的数据进行处理(设所测数据均为正整数),得频数分布表如表:
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频数分布表中的
,
,
;
(2)补全完整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

(3)从这个统计中,你认为噪声污染的噪音声级分布情况怎样?




组 别 | 噪声声级分组 | 频 数 | 频 率 |
1 | 44.5--59.5 | 4 | 0.1 |
2 | 59.5--74.5 | a | 0.2 |
3 | 74.5--89.5 | 10 | 0.25 |
4 | 89.5--104.5 | b | c |
5 | 104.5--119.5 | 6 | 0.15 |
合 计 | | 40 | 1.00 |
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频数分布表中的



(2)补全完整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

(3)从这个统计中,你认为噪声污染的噪音声级分布情况怎样?
为了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某校在大课间中开设了A:体操,B:跑操,C:舞蹈,D:健美操四项活动,为了解学生最喜欢哪一项活动,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了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本次抽查的样本容量是 ;
(2)请将统计图2补充完整;
(3)统计图1中D项目对应的扇形的圆心角是 度;
(4)已知该校共有学生3000人,请根据调查结果估计该校喜欢跑操的学生人数.

(1)本次抽查的样本容量是 ;
(2)请将统计图2补充完整;
(3)统计图1中D项目对应的扇形的圆心角是 度;
(4)已知该校共有学生3000人,请根据调查结果估计该校喜欢跑操的学生人数.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某校将开展“爱我中华,了解历史”为主题的知识竞赛,八年级某老师为了解所任教的甲,乙两班学生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了中国历史知识检测,满分为100分.现从两个班分别随机抽取了20名学生的检测成绩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 (成绩得分用x表示,共分为五组,A组: 0≤x<80, B组: 80≤x<85, C组: 85≤x<90, D组: 90≤x<95, E组: 95≤x≤100)
甲班20名学生的成绩为:
82,85,96,73,91,99,87,91,86,91
87, 94,89, 96,96,91,100,93,94, 99
乙班20名学生的成绩在D组中的数据是: 91,92,92,92,92,93,94
甲,乙两班抽取的学生成绩数据统计表: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请直接写出上述统计表中a, b的值:a= , b= ;
(2)若甲,乙两班总人数为120名,且都参加了此次知识检测,若规定成绩得分x≥95为优秀,请估计此次检测成绩优秀的学生人数是多少名?
甲班20名学生的成绩为:
82,85,96,73,91,99,87,91,86,91
87, 94,89, 96,96,91,100,93,94, 99
乙班20名学生的成绩在D组中的数据是: 91,92,92,92,92,93,94
甲,乙两班抽取的学生成绩数据统计表: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请直接写出上述统计表中a, b的值:a= , b= ;
(2)若甲,乙两班总人数为120名,且都参加了此次知识检测,若规定成绩得分x≥95为优秀,请估计此次检测成绩优秀的学生人数是多少名?

下面的频数分布折线图分别表示我国A市与B市在2014年4月份的日平均气温的情况,记该月A市和B市日平均气温是8℃的天数分别为a天和b天,则a+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