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小题1】《书湖阴先生壁》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小题2】这首诗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描写自然景物?试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1)五岭逶迤腾细浪, 。(***《七律长征》)
(2)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4) ,始于足下。(《老子》)
(5)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6)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 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7)人们常用“ , 。”表达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龚自珍《已亥杂诗》)
(8)人生难免不如意,当我们身处困境的时候,不要沮丧,要相信“ , 。”(陆游《游山西村》)
五岭逶迤腾细浪, 。(***《七律长征》)
杜甫的《春望》中感时伤怀,借“花”、“鸟”抒忧国思家痛苦心情的语句是: , 。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纸上得来终觉浅, 。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移情于物,表达诗人对理想和信念执着追求的诗句是: , 。
古人作诗常“化用”前人成句。请把下列诗句所化用的前人成句默写出来。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前人成句: ,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小题1】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小题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描绘了祖国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色,以及边塞军营送别归京使臣的热烈场面,表现了诗人和边防将士的爱国热情,以及他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 |
B.全诗以一天雪景的变化为线索,记叙送别归京使臣的过程,为我们展示了八月飞雪苦寒、军营饯别奇寒、东门惜别惆怅、别后雪地思念四幅图景。 |
C.“愁云惨淡万里凝”中,一个“愁”字,写出诗人因友人即将归京,而自己仍然身处边塞,由此产生的落寞、凄凉之感。 |
D.“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归客在暮色中迎着纷飞的大雪步出帐幕,冻结在空中的鲜艳旗帜,在白雪中显得绚丽,整幅画面色彩鲜明,鲜活生动。 |
(甲)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乙)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小题1】这两首诗词都是登高抒怀之作,你觉得他们所抒之怀有哪些共同之处?【小题2】乙词的下阕,提到了三国时期三个著名的人物,他们分别是谁?
【小题3】后人评价甲诗,认为“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句中“坼”“浮”二字用得极恰切,请任选一个词,赏析其妙处。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小题1】这首七言古诗,借用乐府旧题,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歌颂了守边将士____,____的英雄气概。【小题2】“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中的“玉龙”指( )
A.人名 | B.玉做的龙 | C.玉色的龙 | D.宝剑 |
A.作者描写战争的惨烈场景,并没有进行具体的战争场面的刻画,而是从颜色入手。 |
B.全诗一共八句,既有声音的描写,也有色彩的描写。 |
C.这是一首抒情浓郁的山水田园诗,作者在诗歌中抒发了忠君爱国的真挚感情。 |
D.诗人运用了“黑”“红”“金”“紫”“燕脂”等凝重色彩,烘托肃杀而悲壮的气氛。 |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大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黃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野歌
李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喷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漾漾。
(注释)①《野歌》写于作者遭谗落第之后、长安任职之前。②鸦翎羽箭:用乌鸦羽毛做成的箭。山桑:即桑树,木质坚韧、可制弓箭。③衔芦鸿:口衔着芦苇的大雁。④麻衣:这里指寒士穿的粗布麻衣。⑤黑肥:形容衣服肮脏肥大。⑥枯荣:贱贵。指人生的得意和失意。上面两首诗虽然都出自李贺之手,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简要分析。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历来为人传诵。请自选一角度,做一赏析。(2)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小题1】试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首联展现的场景。【小题2】诗作尾联运用典故,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感?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朝代)的_________(作者)。(2)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所展现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 |
B.首句用黑云暗喻敌军,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的情况,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
C.“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是说塞上的泥土在晚霞映衬下凝成胭脂色,写出了边塞风光的秀美。 |
D.全诗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浓墨重彩地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守边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