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小题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请你说说其中的妙处。
【小题2】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写边地军中送别的诗,此诗题为送别诗,却以描写边地雪景为主。 |
B.在诗人心目中,边地苦寒,这种苦痛是很难让人忍受的。 |
C.主人客人离别虽依依难舍,但不觉其缠绵。 |
D.这首诗气势磅礴,精神昂扬,色彩鲜明,风格别致。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小题1】这是一首送别诗。战友将登上归京之途,挂在枝头的积雪,在诗人的眼中变成_______ ,和美丽的春天一起到来。诗歌描写_____________ 的壮丽景色,叙述______________ 之事,表现离愁和乡思,充满着奇思异想。【小题2】诗中“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在表达感情方面有什么相似之处?
过零丁洋
宋代: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小题1】对这首词赏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是南宋著名的抗元名臣文天祥,表达了诗人舍生取义,视死如归,捐躯赴国难的爱国之情。 |
B.全诗将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起来,表达了诗人视死如归的决心和死得其所的意愿。 |
C.“惶恐”“零丁”语带双关,既指地名,又指诗人当时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
D.诗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国家多难,无力主宰自身命运的诗句是“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
A.这两句用了比喻,把破碎的山河比作风中的柳絮,把浮沉的身世比作雨中的浮萍。 |
B.这两句话是对偶,“山河破碎”与“身世浮沉”相对,“风飘絮”和“雨打萍”相对。 |
C.宋朝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一生坎坷的经历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 |
D.这两句诗形象的反映了当时艰难危亡的形势,诗人深感孤苦无依而顿生哀怨。 |
A.这首诗叙述了诗人在进攻元军时失败被俘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宁死不屈,舍生取义的坚贞之情。 |
B.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四年抗敌的经历,辛苦和寥落两个词道尽坎坷的人生际遇,感情深沉,悲郁感人。 |
C.颔联先后从国家和个人两方面抒写遭遇,写出作者对时局的无奈,表达了对国势危亡的担忧和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悲叹。 |
D.尾联直抒胸臆,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精神,慷慨激昂的爱国热忱收束全篇,点名主旨,震撼人心。 |
A.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B.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 |
C.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
雨 晴
(唐)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小题1】本诗前两句用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小题2】后两句写得饶有趣味,请作具体赏析。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小题1】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个“难”字,第一个“难”指客观条件相会困难,第二个“难” 指主观感情上的难舍难分,“百花残”渲染凄婉忧伤的离别氛围。 |
B.颈联拟写对方的相思之情,从“晓镜”的青春易老,到“夜吟”的顾影自怜,道尽相思的悲苦与无奈。笔法曲折。 |
C.“蓬山”“青鸟传信”两个典故寄托作者宽慰和希望,两人一别,近在咫尺,沟通信息的机会多得很。 |
D.这首思恋之歌,写尽离别之痛、相思之苦,抒发了缠绵执着的相思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愿望的追求。 |
咸阳城东楼
许 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此诗大约是许浑于公元849年任监察御史的时候,在一个秋天的傍晚,登上咸阳古城楼观赏风景的即兴之作。此时唐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际。 |
B.首联扣题,抒情写景。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基调。笔触低沉,景致凄迷,触景生情,苍凉伤感的情怀落笔即出,意远而势雄。 |
C.颔联写晚眺近景,寓意深远。云起日沉,雨来风满,动感分明;“风为雨头”,含蕴深刻。此联常用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是千古传咏的名句。 |
D.尾联作结,融情于景。一个“流”字,则暗示出颓势难救的痛惜之情。渭水无语东流的景象中,熔铸着诗人相思的忧愁和感古伤今的悲凉,委婉含蓄,令人伤感。 |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诗句“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颔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①“九重天”在这里代指_______________。②颈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赏析“横“拥”两字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乙)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阅读两首古诗回答问题:(1)(甲)诗中 “左迁” 的意思是 ;请概括(甲)诗首联的意思: 。(乙)诗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两句诗运用了典故,涉及到的两个人物分别是 和 。
(2)请你简要分析(甲)(乙)诗在情感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小题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创作于被贬途中,面对“左迁”,诗人没有忏悔,没有屈服,而是将满怀的幽怨诉诸笔端。 |
B.首联交待诗人被贬原因,“朝奏”与“夕贬”对比,写出获罪之快,“路八千”写出被贬之远。 |
C.“弊事”指迎奉佛骨一事。诗人不惜残余生命反对皇上的荒唐之举,表达了愈老弥坚的忠君之志。 |
D.尾联照应诗题,把侄孙韩湘探望之意归结为“好收吾骨瘴江边”,表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心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