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将存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小题1】首联中的“_______、_______”两个词已暗含身在异乡神驰故里的羁旅之情。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小题1】请描绘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小题2】虚实相生是本诗鲜明的特点,请结合诗歌后两句对这特点进行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诗歌赏析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写景叙事,写诗人乘船时所见的大江两岸的景色。“客路”“行舟”点出诗人漂泊羁旅之情,“青山”“绿水”则点出季节为春末夏初。
B.颔联描绘了开阔的江面,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的景象。“正”和“悬”相互对应,写出了江风的和缓与行船的平稳,意境十分开阔。
C.颈联的“生”“入”二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日”“春”人的意志和情思,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更替,蕴含自然理趣。
D.本诗描绘了停泊所见的秀丽风光,表达了诗人放眼山川的广阔胸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并流露出羁旅在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出淤泥而不(________)
(2)予菊,花之隐逸者也(________)
(3)陶后鲜有(________)
(4)到山花烂漫时(________)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小题3】文中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甲)文用____、____衬托了莲花的形象,(乙)文用____、____等自然环境来烘托梅花的形象。
【小题5】两文所歌颂的对象在精神品质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当前题号:4 | 题型:对比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小题1】下列对诗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讽喻诗,也是叙事诗。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B.“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是诗人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细腻的描绘,使人们从形象中受到强烈的感染。
C.“手把文书口称敕”中的“文书”是行政机构间互相往来的公文,而小太监手里却有“文书”表现了宫使的巧取豪夺。
D.“宫使驱将惜不得”中的“惜不得”,看似轻描淡写的三个字,多少无奈,多少悲愤,多少绝望,尽在其中。
【小题2】请说说“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一词的妙处。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卖炭翁

唐代: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小题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身上衣裳口中食”反映出卖炭翁辛苦劳作仅仅是为了最基本的生存所需。
B.“牛困人饥日已高”写出了运炭路途的遥远与艰辛。
C.“宫使驱将惜不得”刻画了卖炭翁想要反抗而不能的软弱性格。
D.本诗以叙事结尾,与直接议论相比,给读者留下了更大的思索空间。
【小题2】请说说“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一词的妙处。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救,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绢一丈续,系向牛头充炭直。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卖炭得钱何所  营:
(2)系向牛头充炭  直:
【小题2】下列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这是一首叙事诗,反映了宫市给百姓造成的痛苦,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B.诗的前六句,点出了劳动场所,刻画了卖炭翁艰辛衰老的形象,也为后文写宫使的掠夺罪行作铺垫。
C.卖炭翁驾着炭车在冰天雪地里赶往集市,清晨就在市南门外的泥泞中歇息。
D.“宫使驱将惜不得”的“惜”是舍不得的意思,写出了老人的无可奈何和百般不舍。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小题1】这首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小题2】分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的“破”“挂”妙在何处。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古诗词赏析。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小题1】下列选择题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行路难”是律诗,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
B.诗以抒情开篇,渐而过渡到叙事。
C.“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化用南朝宋诗人鲍照《拟行路难》第六首开头为:“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的诗句,以强烈的反差,衬出诗人内心的悲苦。并增加了“对比度”,以哀景写乐,强化了情感。
D.作者用浪漫的笔法抒写人生的感慨和精神追求,其浪漫的笔法表现在词语、诗句、意境上的夸张。
【小题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这样写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诗歌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变化,烘托了诗人苦闷的心情。
C.诗人运用了“垂钓碧溪”“乘舟梦日”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施展才干和报负的强烈愿望。
D.最后一句中的“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运用了用典、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