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张岱(1597-1679)
- 李渔(1610-1680)
- 林嗣环(1607-约1662)
- 顾炎武(1613-1682)
- 魏禧(1624-1681)
- 蒲松龄(1640-1715)
- 洪昇(1645-1704)
- 孔尚任(1648-1718)
- 查慎行(1650-1727)
- 纳兰性德(1655-1685)
- 方苞(1668-1749)
- 吴敬梓(1701-1754)
- 全祖望(1705-1755)
- 曹雪芹(1715-1764)
- 袁枚(1716-1798)
- 姚鼐(1732-1815)
- + 龚自珍(1792-1841)
- 纪昀(1724-1805)
- 其他清代作家
- 李汝珍(1763-约1830)
- 阅读与鉴赏
- 写作
下面是对龚自珍的《己亥杂诗》的理解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A.前两句诗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诗人豪放洒脱的气概。 |
B.后两句诗以“落红”为喻,隐含着诗人对渺茫前途的幽怨。 |
C.这首诗将政治抱负与个人志向融为一体,通过抒情、叙事、议论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为振兴国家而奉献自己毕生精力乃至生命的豪情。 |
下列对《已亥杂诗》的理解有误一项是( )
A.“浩荡离愁”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 |
B.“更护花”的“花”指青少年,此句表明自己要为培养下一代做出牺牲。 |
C.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 |
D.这首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
阅读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2】试分析首句写“白日斜”的作用。
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小题1】下面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中“吟鞭东指即天涯”中的“吟鞭”指诗人的马鞭。 |
B.头两句抒发作者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表现了诗人抛弃离愁后的兴奋心情。 |
C.诗人以“落红”暗喻自己是具有爱国情怀的志士。 |
D.“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现常用来赞美老一辈对下一代的关心、爱护和奉献。 |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2】请你谈谈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两句诗的理解。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小题1】对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中“吟鞭东指即天涯”中的“吟鞭”指诗人的马鞭,写诗人离京东行。 |
B.诗的前两句叙事抒情,在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中表现了豪放洒脱的气概。 |
C.后两句写诗人辞官归隐,给年轻的更有才华的人提供更多的升迁机会。 |
D.本诗构思新颖,一改历代文人对花落泪的情调,表达了诗人积极的人生态度。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2】从修辞角度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小题1】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小题2】从修辞角度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小题2】本诗前两句表达的情感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小题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浩荡”一词将无形的离愁有形化,营造出一幅广阔无边的画面。 |
B.第二句讲诗人一离开京师,从此便远隔天涯,表现出诗人的离愁别绪。 |
C.诗人在第三句中移情于物,借“落花”自喻,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
D.全诗集中反映了诗人离京时的复杂情感和甘为国家效力的奉献精神。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品读下面的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科,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请对诗歌最后两句作简要的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