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 土壤中的生命
- 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
- 土壤的形成
- + 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
- 植被对土壤的保护
- 土壤是重要的资源
- 土壤污染与保护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植物体吸收水分的主要结构、运输水分的通道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依次是
A.气孔、导管、根毛 |
B.根毛、气孔、导管 |
C.根毛、导管、气孔 |
D.导管、气孔、根毛 |
取2棵相同的大豆幼苗,一棵浸在蒸馏水中培养,另一棵浸在土壤浸出液中培养。过一段时间后,在 里培养的大豆幼苗变得瘦弱萎蔫了,而另一棵则长得健壮。这个实验说明植物生活不仅需要水,还需要 。
下表是花生在各个生长阶段的需水情况,请根据表回答:
(1)花生的各个生长阶段中,生长最旺盛的阶段是 阶段。
(2)花生的开花~结实阶段消耗水分最多,其主要用于 (填字母)。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开花结实
(3)从表中你能获得什么结论? 。
生长阶段 | 平均每日耗水量(立方米/亩) |
播种~出苗 | 0.55~0.75 |
出苗~开花 | 0.68~1.20 |
开花~结实 | 1.33~2.11 |
结荚~成熟 | 0.82~1.34 |
(1)花生的各个生长阶段中,生长最旺盛的阶段是 阶段。
(2)花生的开花~结实阶段消耗水分最多,其主要用于 (填字母)。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开花结实
(3)从表中你能获得什么结论? 。
俗话说“樱桃好吃树难栽”,可是近几年,果农却成功地栽培了短柄樱桃树,请回答:
(1)他们常在初花期除去细弱枝条上的弱质花,3月中旬除去部分小果。除去弱小的花、果是为了使________ 充分供给健壮的花、果,保证果实的大小、甜度。
(2)为了提高樱桃的产量,可采取在樱桃的侧枝上环割,环割时割去树枝的________ (填“木质部”“形成层”或“韧皮部”)。
(1)他们常在初花期除去细弱枝条上的弱质花,3月中旬除去部分小果。除去弱小的花、果是为了使
(2)为了提高樱桃的产量,可采取在樱桃的侧枝上环割,环割时割去树枝的
某同学为了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分别取20ml的清水和20ml不同浓度(5%、10%)的食盐水依次置于A、B、C三个烧杯中。
步骤二:取三块新鲜小萝卜块,分别置于A、B、C三个烧杯中(萝卜块全部被淹没),都静置浸泡5分钟。
步骤三:取出萝卜块,分别量出三个烧杯中溶液的体积。记录数据于下列表中。
据实验回答问题:
(1)步骤二中存在明显不足,请你指出来:_________________。
(2)在A中,清水体积略有减小,若不考虑蒸发和读数误差,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的实验组是_____________。
(4)通过A组与B组进行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5)本实验除了通过溶液体积的变化来定量证明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之外,还可以通过测量___________的变化来定量证明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吸水。
步骤一:分别取20ml的清水和20ml不同浓度(5%、10%)的食盐水依次置于A、B、C三个烧杯中。
步骤二:取三块新鲜小萝卜块,分别置于A、B、C三个烧杯中(萝卜块全部被淹没),都静置浸泡5分钟。
步骤三:取出萝卜块,分别量出三个烧杯中溶液的体积。记录数据于下列表中。
据实验回答问题:
| 周围溶液浓度(%) | ||
清水 | 5%的食盐水 | 10%的食盐水 | |
溶液体积(ml) | 19.5 | 22.6 | 24.4 |
(1)步骤二中存在明显不足,请你指出来:_________________。
(2)在A中,清水体积略有减小,若不考虑蒸发和读数误差,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的实验组是_____________。
(4)通过A组与B组进行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5)本实验除了通过溶液体积的变化来定量证明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之外,还可以通过测量___________的变化来定量证明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吸水。
为了探究酸雨(pH≤5.6的降水)对农作物幼苗生长的影响,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挑选了籽粒饱满、大小一致的1000粒绿豆种子,随机均分10组,置于10种不同的PH环境中,在25℃恒温箱中培养。1周后测定绿豆幼苗的株高,结果如表所示。

(1)小明同学认为实验中观察1000颗种子的萌发与生长太麻烦了。能否将1000颗种子改为10颗种子进行实验?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表可知,酸雨对绿豆幼苗的生长具有_________作用(填“抑制”或“促进”)。

(1)小明同学认为实验中观察1000颗种子的萌发与生长太麻烦了。能否将1000颗种子改为10颗种子进行实验?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表可知,酸雨对绿豆幼苗的生长具有_________作用(填“抑制”或“促进”)。
课外活动课上,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植物的生长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要求大家分组进行探究。某小组讨论后认为可能有三个因素会影响植物生长.并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方案(说明:所用的花盆和植物相同.+号的数量表示浇水量的多步或光照时间长短。
(1)在科学实验中.当实验结果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时.必须控制好变量。1、2号花盆的其它因素都是相同的,惟一不同的因素是 。
(2)仔细分析1号与3号花盆的实验设计.你认为他们所要探究的问题是 ?
花盆编号 | 土壤种类 | 浇水量 | 光照时间长短 |
1 | 壤土 | +++ | +++ |
2 | 壤土 | +++ | ++++ |
3 | 沙土 | +++ | +++ |
4 | ------ | ----- | ----- |
(1)在科学实验中.当实验结果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时.必须控制好变量。1、2号花盆的其它因素都是相同的,惟一不同的因素是 。
(2)仔细分析1号与3号花盆的实验设计.你认为他们所要探究的问题是 ?
如图是“气雾立体栽培”装置,以人工创造植物根系环境取代土壤环境,可有效解决传统土壤栽培中难以解决的水分、空气和养分供应问题,深受眼下爱上阳台“微农业”的居民欢迎。某同学为了研究“气雾能否解决根部空气供应问题”,设计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选取两只同样的烧杯,编号甲、乙。
步骤二:量取足量的按照适宜比例调配的营养液,分成两等份。一份营养液直接加入甲烧杯中,另一份通过雾化方式加入乙烧杯中。
步骤三: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加热两个烧杯,比较两个烧杯中产生的气泡数量。
(1)甲在实验中起 作用。
(2)如果气雾能解决空气供应问题,则预期的实验结果是 。
(3)营养液中溶解的空气较多时,可促进根系的 ,为生命活动提供充足的能量。

步骤一:选取两只同样的烧杯,编号甲、乙。
步骤二:量取足量的按照适宜比例调配的营养液,分成两等份。一份营养液直接加入甲烧杯中,另一份通过雾化方式加入乙烧杯中。
步骤三: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加热两个烧杯,比较两个烧杯中产生的气泡数量。
(1)甲在实验中起 作用。
(2)如果气雾能解决空气供应问题,则预期的实验结果是 。
(3)营养液中溶解的空气较多时,可促进根系的 ,为生命活动提供充足的能量。
某课外科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6个同样大小的小花盆,分别装满同样的砂质土壤,并编号。
②将一个刚出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大致相同的6块,每块马铃薯上都有一个芽眼。将这6块马铃薯分别埋进6个小花盆土壤中的5厘米深处。
③把6个花盆按照下表的要求分别培养,并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1)该小组实验的目的是研究 因素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其中1、3号花盆组合可用来探究 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2)马铃薯的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
(3)5号花盆中的马铃薯最终死亡的原因说明植物生长状况与土壤的 有关。
(4)你认为该实验设计是否存在缺陷?请说明理由: 。
①取6个同样大小的小花盆,分别装满同样的砂质土壤,并编号。
②将一个刚出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大致相同的6块,每块马铃薯上都有一个芽眼。将这6块马铃薯分别埋进6个小花盆土壤中的5厘米深处。
③把6个花盆按照下表的要求分别培养,并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花盆编号 | 培养条件 |
1号 | 室温(20 ℃),光照充足,适量浇水 |
2号 | 室温(20 ℃),黑暗中,适量浇水 |
3号 | 低温(0 ℃),光照充足,适量浇水 |
4号 | 室温(20 ℃),光照较暗,适量浇水 |
5号 | 室温(20 ℃),光照较暗,大量浇水,将盆底的排水孔堵死 |
6号 | 室温(20 ℃),光照较暗,不浇水 |
(1)该小组实验的目的是研究 因素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其中1、3号花盆组合可用来探究 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2)马铃薯的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
(3)5号花盆中的马铃薯最终死亡的原因说明植物生长状况与土壤的 有关。
(4)你认为该实验设计是否存在缺陷?请说明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