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太阳的概况
- 月球的概况
- 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
- 太阳系的组成
- 行星及其卫星
- 小行星和彗星
- 人类飞向太空的历程
- + 人类对月球和行星的探测
- 我国航天事业的成就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2014年3月8日(农历二月初八)凌晨2点40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称与一架载有239人的波音777 - 200飞机与管制中心失去联系的。10日,中国海军绵阳舰、交通运输部所属的“南海救115”轮抵达马航飞机失联海区并展开搜救工作。此外,中方紧急调动近10颗卫星保障搜救。在多国联合搜寻下,较快完成大致10万平方公里的疑似区域搜寻。
(1)2014年3月8日请问当天的月相是________
(2)搜救航船在搜救过程中,两船之间不能靠的太近是因为________
(3)10颗卫星是同步通信卫星,这类卫星虽然围绕地球转动,但我们却觉得它在空中静止不动。这是因为观察者所选的参照物是:__________
(1)2014年3月8日请问当天的月相是________
(2)搜救航船在搜救过程中,两船之间不能靠的太近是因为________
(3)10颗卫星是同步通信卫星,这类卫星虽然围绕地球转动,但我们却觉得它在空中静止不动。这是因为观察者所选的参照物是:__________
A.太阳 |
B.地球 |
C.月亮 |
D.宇宙飞船 |
2018年12月8日(农历十一月初二)凌晨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中国探月工程全新旅程。
(1)卫星发射当天,在地球上观察到的月相最接近图中的___________;
(2)探测器在向月面降落的过程中,不能采用打开降落伞的方法来减小下落的速度,原因是月球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 B.![]() | C.![]() | D.![]() |
(2)探测器在向月面降落的过程中,不能采用打开降落伞的方法来减小下落的速度,原因是月球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4年5月,我国科学家成功试验了世界上第三个封闭实验系统—“月宫一号”。“月宫一号”内有动物、植物等几十种生物,它是能与地球媲美的“微型生物圈”,使人类在月球等外太空长期生存成为可能。
在“月宫一号”,人、动物等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植物产生的 气体可供给其它生物进行呼吸作用;植物主要通过 (填器官名称)的蒸腾作用产生水,经处理后可用于生活用水。
在“月宫一号”,人、动物等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植物产生的 气体可供给其它生物进行呼吸作用;植物主要通过 (填器官名称)的蒸腾作用产生水,经处理后可用于生活用水。
最近研究“地外文明”的科学家和生物学家一起用计算机模拟出了银河系中两个可能孕育着生命的外星天体,它们被命名为“奥雷里亚”和“蓝月亮”。其中“蓝月亮”更引人注目,据推测“蓝月亮”是一颗本身不发光,却围绕着一颗巨大的行星运转的固体星,距离地球大约50光年,蓝月亮上的一天为240小时,蓝月亮上的光照良好,有液态水存在,大气密度是地球大气密度的4倍,而中心引力又比地球小得多,蓝月亮上的氧气浓度是地球上的5倍,二氧化碳浓度是地球的30倍,动物,植物种类繁多,请根据上述推测,回答下列问题:
(1)蓝月亮上的动物大多善于飞行,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
(2)蓝月亮上平均气温与地球的平均气温相比怎样? 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
(1)蓝月亮上的动物大多善于飞行,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
(2)蓝月亮上平均气温与地球的平均气温相比怎样? 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
我国探月工程的计划之一是向月球发射月球车,以进一步探明月球的基本概况。以下有关月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月球白天不能发光,晚上能发光 |
B.月球表面明暗相间,亮区被称为月海 |
C.月球形成早期,小天体撞击月球表面可形成环形山 |
D.月球表面除岩石及其碎屑外还有空气,但没有水 |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卫星成功发射。“嫦娥三号”由着陆器和巡视探测器(即“玉兔号”月球车)组成,进行首次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察,获取月球内部的物质成分并进行分析。下列情况中,月球车不能观察到的是
A.月球表面布满了环形山 |
B.虽然是白天,但天空却像地球的晴朗黑夜一般,繁星满天 |
C.月球上万籁俱寂,月球车开动时发出隆隆声 |
D.能看到蓝色的地球从地平线上升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