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太阳的概况
- 月球的概况
- 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
- 太阳系的组成
- 行星及其卫星
- + 小行星和彗星
- 人类飞向太空的历程
- 人类对月球和行星的探测
- 我国航天事业的成就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2001年12月21日,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紫金山天文台将其1980年10月14日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763号的小行星命名为“钱学森星”,它运行在太阳系的小行星带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钱学森星”不停地绕日公转 |
B.“钱学森星”是木星的卫星 |
C.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
D.将来人类有可能登上“钱学森星”,去探寻宇宙的奥秘 |
第一颗由两岸天文爱好者共同发现的彗星——鹿林彗星,2009年2月经过地球附近,之后逐渐远离太阳系,将永远从太阳系消失。通过研究,鹿林彗星每秒散发出将近3.6吨水。下列关于鹿林彗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 | B.它是地球的一颗卫星 |
C.它的组成成分中含有冰 | D.它绕日公转的周期为76年 |
2014年12月25日(农历十一月初四),天文趣象“火星合月”在夜空上演,吸引了很多天文爱好者的注意。关于火星及其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星是地球的一颗行星 |
B.火星合月应该不是一种好现象,可能预示着地球会出现某种灾难 |
C.当晚傍晚,月球应该位于东方天空中 |
D.如果天气晴好,火星合月现象可用肉眼观察到 |
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天体是________,卫星最多的行星是_______。小行星集中分布在______星和_______星轨道之间。彗星由______、______和______组成。
4月18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发现了3颗最像地球可能最适宜人类居住的“新地球”。“新地球”和地球都属于()


A.恒星 | B.行星 | C.彗星 | D.卫星 |
自身引力太小,不同清楚其所在轨道附近的天体等原因,冥王星在太阳系中“大行星”
的地位一直受到争议。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通过投票表决定,把冥王星降级为“矮行星”。下列对于冥王星降级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的地位一直受到争议。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通过投票表决定,把冥王星降级为“矮行星”。下列对于冥王星降级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质量太小 | B.距离太阳太远 |
C.没有围绕太阳公转 | D.自身不会发光 |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中用箭头标出木星和哈雷彗星的绕日公转方向。
(2)当哈雷彗星运行到A、B、C三点中哪点时,彗尾最长? 。
(3)哈雷彗星是最著名的彗星,绕日公转的周期是 年。
(4)八大行星中,木星轨道以内还有 颗行星。

(1)在图中用箭头标出木星和哈雷彗星的绕日公转方向。
(2)当哈雷彗星运行到A、B、C三点中哪点时,彗尾最长? 。
(3)哈雷彗星是最著名的彗星,绕日公转的周期是 年。
(4)八大行星中,木星轨道以内还有 颗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