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一木块漂浮于5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图A,当温度变化时(不考虑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B。由此推断温度如何变化________(填升温或降温),同时,观察到烧杯底部硝酸钾晶体量________(填增多或减少)。此过程木块受到的浮力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当前题号:1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在烧杯中静置着一只彩色气球,气球里充有气体 a,某同学收集好一瓶气体 b,倾斜倒入烧杯中,发现气球竟浮起来,用手轻轻将其按下,手一松气球又会上浮,十分有趣,请猜测 a、b 分别是什么气体
A.a 是氢气,b 是二氧化碳B.a 是二氧化碳,b 是氧气
C.a 是空气,b 是二氧化碳D.a 是氧气,b 是一氧化碳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配制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溶液,将一木块漂浮于5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当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随时间(t)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

(1)由此推测出温度的改变方式是___________(选填“升温”或“降温”),
(2)同时观察到烧杯底部硝酸钾晶体___________(选填“增多”或“减少”).
(3)如果在配制硝酸钾溶液的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可能造成对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误差(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①所用硝酸钾样品不纯___________;②量取水时俯视读数___________;③配制完后将溶液转移至试剂瓶时洒出了一些___________。
当前题号:3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一只较灵敏的弹簧秤下悬挂着一实心的铜球,铜球浸没在盛有氢氧化钡溶液的烧杯中,此时弹簧秤的读数为2牛,问烧杯敝开放置在空气中数天后,弹簧秤的读数将为(  )
A.大于2牛B.小于2牛C.等于2牛D.不能判断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1,一木块漂浮于5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当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随时间(t)发生如图2所示的变化,由此推出温度的改变方式为   (填“升温”或“降温”)。随上述温度的改变,硝酸钾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将   (填“不变”、“增大”或“减少”)。
当前题号:5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在一个足够深的容器内有一定量的水,将一个长10厘米、横截面积50厘米2的圆柱形实心塑料块挂于弹簧秤上,当塑料块底面刚好接触水面时,弹簧秤示数为4牛,如图甲所示。已知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弹簧受到1牛的拉力时伸长1厘米,g取10牛/千克。若往容器内缓慢加水,当所加水的体积至1400厘米3时,弹簧秤示数恰为零。此过程中水面升高的高度△H与所加水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根据以上信息,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容器的横截面积为225厘米2
B.塑料块的密度为0.4×103千克/米3
C.弹簧秤的示数为1牛时,水面升高9厘米
D.加水400厘米3时,塑料块受到的浮力为2牛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氢气球放在夏季烈日下一段时间后,以下科学量能够保持不变的是()
A.气球内的气体温度
B.气体的密度
C.气球受到的浮力
D.气球受到的重力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鸡蛋的形状呈  ________ ,内部有一个空气囊,气囊在鸡蛋 ________  端,将鸡蛋放入清水中,鸡蛋  ________ ,若在清水中不断加入食盐,并搅拌使之溶解,鸡蛋会慢慢   ________ ,最后________   。若鸡蛋放在食酷中,观察到有  ________ ,长时间后,又会出现  ________  的现象。
当前题号:8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如图,质量m克的小球悬浮在50℃硝酸钾溶液中,烧杯底部还留有一定量的硝酸钾晶体.此时小球收到的浮力是F,硝酸钾溶液的密度是ρ;当温度下降至23℃时,小球受到的浮力F,硝酸钾溶液的密度是ρ.此过程中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由以上信息可知(  )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13.3
21.0
31.6
46.0
63.9
85.5
 
A.F=F,ρ>ρ
B.F>F,ρ>ρ
C.F<F,ρ<ρ
D.F>F,ρ<ρ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一木块漂浮于50℃的硝酸钠饱和溶液中,当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的体积变化),木块浸入液体的体积增大。 

(1)由此推断出温度的改变方式是__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2)导致木块浸入液体体积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 。
当前题号:10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