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轮船从长江驶入海洋,轮船所受的浮力增大
B.如果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它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静止的物体,如果受到推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D.高速公路上之所以对汽车有最大限速,原因是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小明在课外活动中用三块大小相同的橡皮泥做成三个大小一样的小船,把它们放在盛有水的水槽中,然后往小船内分别放入不同质量的物体,它们均能漂浮在水面上。针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只小船受到的浮力相等
B.三只小船底面受到的压力相等
C.小船所装物体越重,受到的浮力越大
D.小船所装物体越轻,受到的浮力越大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将长方体木块从甲状态(直立浮在水面上)变为乙状态(横浮在水面上)后,木块受到的浮力和木块底面受到水的压力的变化分别是( )
A.变大,变大B.变小,变小C.不变,变小D.不变,不变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所描绘的情景中,利用到浮力的是( )
A.B.C.
D.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10分)美国科学家马尔利姆·亨利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北极熊的毛。结果惊奇地发现,北极熊的毛并非白色,而是一根根中空而透明的小管子。人类肉眼所看到的“白色”,是因为毛的内表面粗糙不平,以致把光线折射得非常凌乱而形成的。科学家们认为,北极熊的毛都是一根根的小光导管,只有紫外线才能通过,它是北极熊收集热量的天然工具。这种空心的毛防水隔热,对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寒冷极地的北极熊来说实在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请据材料回答问题:
(1)北极熊长有如此特殊的毛,这是对极地寒冷环境的一种_____________现象;
(2)与北极熊能收集紫外线热能来维持体温不同,人类在寒冷环境中时,必须消耗自身储存的_______能来维持体温,人体在安静情况下主要靠____________产热。
(3)由于全球变暖,冰层变薄开裂,北极熊为了获取食物,常从一块浮冰跳到另一块浮冰。如果一只北极熊跳上一块浮冰后,浮冰仍然处于漂浮状态,则浮冰受到的浮力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一只体重为7800牛的北极熊,要在露出海面部分体积不小于____________米3的浮冰上活动,才能确保安全。(ρ海水=1.04×103千克/米3,g=10牛/千克)
当前题号:5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如图是杭州白堤放风筝的场景。其中有科学道理的是()
A.风筝是利用空气流速越快,气压越大的原理升空的
B.风筝、氢气球、火箭三者升空的原理是各不相同的
C.风筝在空中水平舞动时,所受空气的浮力等于其自身的重力
D.放飞风筝时,要先牵着细线跑动一段距离,主要目的是让风筝获得较大的动能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下图所示,质地均匀的长方体木块,第一次如甲图所示直立浮在水面上,第二次如乙图所示横浮在水面上,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二次浸入水中的体积变大了
B.第二次浸入水中的体积变小了
C.第二次浸入水中的体积与第一次相同
D.第二次受到的浮力比较大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为测定一份白糖的质量,小明先将放有白糖的小烧杯放入盛适量水的一水槽中,待静止后,沿水面在烧杯外壁上做好标记;倒出白糖后,仍将小烧杯放于水槽中,向小烧杯中缓慢加水,直至水槽中液面再次与小烧杯上标记相平,测得所加水的体积为V1毫升;换用酒精重做上述实验,测得所加酒精的体积为V2毫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糖的质量为ρV2g
B.V1V2的关系为V1=V2
C.若向烧杯中放ρV1g的水银,水槽中液面也将恰好与小烧杯上标记相平
D.若向烧杯中放若向烧杯中放2ρV1g白糖,则烧杯底所处的深度是放ρV1g白糖时的两倍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度为L的均匀桥板AB,A端连在桥墩上可以自由转动,B端搁在浮在水面的浮箱C上。一辆质量为m的汽车P从A处匀速驶向B处,设浮箱为长方体,上下浮动时上表面保持水平,并始终在水面以上,上表面面积为S;水密度为ρ;汽车未上桥面时桥板与浮箱上表面夹角为α;汽车在桥面上行使的过程中,浮箱沉入水中的深度增加,求:深度的增加量ΔH跟汽车P离开桥墩A的距离X的关系? (汽车P可以看作一点)。
当前题号:9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三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球体在液体中静止,那么所受到的浮力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球,三球中密度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_球。
当前题号:10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