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液体内部存在压强
- + 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2018年10月24日,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它由桥梁和海底隧道组成。隧道由钢筋混凝土做成的空心沉管连接而成,如图所示,沉管两端密封,如同一个巨大的长方体空心箱子,再用船将密封沉管拖运到预定海面上,向其内部灌水使之沉入海底,并在水中进行对接。某一节密封长方体沉管的长、宽、高分别是180米、40米、10米,总质量为7×107千克。(海水密度取1.0×103千克/米3,g取10牛/千克)

(1)在对密封沉管灌水使其下沉过程中,其下表面受到海水的压强大小将________。
(2)漂浮在海面上的密封沉管,在灌水前受到的浮力是多少?________
(3)密封沉管灌水下沉到海底后,将其下半部分埋入海底的泥沙中,再将灌入其中的海水全部抽出,此时空心密封沉管受到的浮力为多少?________
(4)当密封沉管上表面刚好水平浸没在海水中时,注入的海水至少为多少千克?________

(1)在对密封沉管灌水使其下沉过程中,其下表面受到海水的压强大小将________。
(2)漂浮在海面上的密封沉管,在灌水前受到的浮力是多少?________
(3)密封沉管灌水下沉到海底后,将其下半部分埋入海底的泥沙中,再将灌入其中的海水全部抽出,此时空心密封沉管受到的浮力为多少?________
(4)当密封沉管上表面刚好水平浸没在海水中时,注入的海水至少为多少千克?________
如图所示,小明用吸管喝水,水在_____的作用下进入口中。喝水过程中,杯底所受水的压强逐渐_____。(选填“变小”“不变”“变大”)

已建成的港珠澳大桥由桥梁和海底隧道组成,隧道由一节一节用钢筋混凝土做成的空心沉管连接而成,如图所示。建造隧道时,先将沉管两端密封,如同一个巨大的长方体空心箱子,然后让其漂浮在海面上,再用船将密封沉管拖到预定海面上,向其内部灌水使之沉入海底。设某一节密封的长方体沉管的长、宽、高分别是180m、35m和10m。(海水的密度取1.0×103kg/m3)

(1)在对密封沉管灌水使其下沉到海底的过程中,其下表面受到海水的压强大小将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2)在对密封沉管灌水使其下沉过程中,当上表面刚好水平浸没在海水中时,注入的海水为3×106kg,计算整个密封沉管受到的浮力是多少_____?原沉管的质量是多少_____?

(1)在对密封沉管灌水使其下沉到海底的过程中,其下表面受到海水的压强大小将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2)在对密封沉管灌水使其下沉过程中,当上表面刚好水平浸没在海水中时,注入的海水为3×106kg,计算整个密封沉管受到的浮力是多少_____?原沉管的质量是多少_____?
关于上图液体中a、b、c三点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盐水的密度为1.03×103千克/米3)( )


A.a点向下压强比向上压强大 |
B.a、b两点的压强相等 |
C.b点压强比c点压强小 |
D.b、c两点的压强相等 |
如图所示,两只完全相同的盛水容器放在两个相同的磅秤上,其中一个容器中有一个金属柱体挂在弹簧下浸没在水中,此时两容器液面高度相同,则( )


A.两个磅秤的示数相同 |
B.甲磅秤的示数较大 |
C.乙磅秤的示数较大 |
D.无法判断 |
下列四种动物的运动方式能用压强与流速关系来解释的是( )
A.![]() |
B.![]() |
C.![]() |
D.![]() |
把装有适量水的量筒倒置的烧杯里的水中,量筒口未接触烧杯底部,量筒中的水面高于烧杯中的水面,且水面是静止的,如图所示.将量筒缓慢向上提(量筒口未离开水面),则在这个过程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量筒内、外水面的高度差保持不变 |
B.量筒内气体的压强逐渐变小 |
C.烧杯底内表面受到的压强逐渐变小 |
D.烧杯对桌面的压强逐渐变小 |
2015年12月,世界上最大全透型载客潜水器“寰岛蚊龙1”在海南下水(如下图)。潜水器搭载9名乘客缓慢下潜至水面下一定深度处悬停,待乘客观光一段时间后,缓慢上浮至水面。下列关于潜水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下潜时有惯性,悬停时没有惯性 |
B.在下潜过程中,水对它的压强不变 |
C.悬停时受到的重力和浮力是一对平衡力 |
D.在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变大 |
如图所示是四个实验情景,下列关于四个实验的结果预测正确的是


A.甲图中:木块与小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小车受阻力停止时,木块一定停止 |
B.乙图中:把一钢尺压紧在桌面并拨动,钢尺伸出桌面较长时,发出声音的音调较高 |
C.丙图中:沿ON向后转动板F,可观察到入射光线AO与反射光线OB在同一平面上 |
D.丁图中:将容器侧壁的塞子同时拔出,水从c孔喷射最远,从a孔喷射最近 |
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三个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若容器中都装入等量的水(水不溢出),三个容器底部收到水的压强( )


A.甲最小 | B.乙最小 |
C.丙最小 | D.一样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