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常见的化学反应
- 运动和力
- 电和磁
- 波
-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 能量转化与守恒
- 能源与社会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小科设计的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_____。
(2)根据小美记录的数据信息,要让小灯泡正常发光,电压表的示数应是_____V。
(3)电路中电流表及导线的电阻都很小,对电路的影响忽略不计,且小美所测量的数据准确无误,通过对实验记录中的数据计算分析,你发现的新问题是_____。导致此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

实验次数 | 灯泡两端电压 | 电流表示数 |
1 | 0.5V | 0.1A |
2 | 1V | 0.15A |
3 | 1.5V | 0.21A |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_____。
(2)根据小美记录的数据信息,要让小灯泡正常发光,电压表的示数应是_____V。
(3)电路中电流表及导线的电阻都很小,对电路的影响忽略不计,且小美所测量的数据准确无误,通过对实验记录中的数据计算分析,你发现的新问题是_____。导致此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
端午节划龙舟是传统的节目,请分析使龙舟前进的力来自


A.船桨对水的向后的作用力 |
B.水对船桨和龙舟向前的作用力 |
C.人对船桨的向后的作用力 |
D.龙舟所受向下的重力的作用 |
如图所示,让小球从M点静止释放,运动到N点时,若一切外力全部消失,则小球会沿图中继续前进的路线是


A.a路线 | B.b路线 |
C.c路线 | D.d路线 |
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时候,我们做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每次实验时,小车可以从斜面上的任何位置开始下滑 |
B.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C.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近 |
D.根据甲、乙、丙的实验现象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
利用生活用品可以完成很多科学实验。如图用水平力推矿泉水瓶的下部,矿泉水瓶沿桌面滑动,改用同样大小的水平力推矿泉水瓶的上部时,矿泉水瓶被推倒。该实验可以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A.力的大小有关 |
B.力的方向有关 |
C.力的作用点有关 |
D.受力面积有关 |
小明同学想探究“凸透镜的焦距与厚度的关系”,他自制了一个“水凸透镜”,通过注射器向“水凸透镜”中注水或向外抽水,保证水凸透镜的其他参数不变,只改变“水凸透镜”的厚度。调节好“水凸透镜”的厚度后,使平行光源发出平行光照射透镜,移动光屏找到焦点,测量出 “水凸透镜”的焦距,记录数据如下表。

(1)如图是第2次实验中测量凸透镜焦距的过程,测得焦距为11厘米。请给焦距的测量过程下一个操作定义:测量焦距要测出______的距离。
(2)比较表中第1、2次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小明想要探究水里加入溶质对透镜的焦距是否有影响,小明选择了一定浓度的盐水进行第3次实验,若选择第2次实验为对照组,则第3次实验小明将“水凸透镜”中水抽干净后,接下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并测量出焦距进行比较。

(1)如图是第2次实验中测量凸透镜焦距的过程,测得焦距为11厘米。请给焦距的测量过程下一个操作定义:测量焦距要测出______的距离。
(2)比较表中第1、2次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小明想要探究水里加入溶质对透镜的焦距是否有影响,小明选择了一定浓度的盐水进行第3次实验,若选择第2次实验为对照组,则第3次实验小明将“水凸透镜”中水抽干净后,接下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并测量出焦距进行比较。
“双向镜”也称作单面透视玻璃,构造上是在普通玻璃上涂上一层薄膜,这种玻璃可把投射来的光线大部分反射回去,且玻璃前后两面对光线产生的效果相同。下图为小明和小白两位同学在某培训室体验了一回双向镜的实际效果,中间为涂有薄膜的玻璃。请结合所学的光的相关知识分析如何实现如图所示的效果。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