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常见的化学反应
- 运动和力
- 电和磁
- 波
-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 能量转化与守恒
- 能源与社会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接通电路,加在某玩具电动机上的电压是U,用手将电动机转轴捏住使其不转,电动机将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消耗的电功率为P1;松手后电动机正常工作,消耗的电功率为P2,则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线圈上消耗的机械功率为
A.P2-P1 | B.P2 | C.![]() | D.![]() |
定滑轮在使用时相当于一个杠杆。如图所示,某人用绳子沿着倾斜方向通过定滑轮拉住钩码,已知人手的拉力为F,钩码重力为

A.若不计摩擦、滑轮重和绳重,请用杠杆平衡条件推证:F=G。 |

如图所示,重力80N的物体在大小为20N、方向水平向右的拉力F1作用下,在水平面上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撤去拉力F1,物体静止后,改用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30N的拉力F2使物体向左运动10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力F1作用过程中向右运动时的功率为200W |
B.物体在力F2作用过程中向左运动时的功率为60W |
C.在力F2作用过程中,拉力F2对物体做的功为300J |
D.在力F2作用过程中,重力对物体做的功为800J |
针对如图三种现象,①甲图是一个无摩擦的、不在同一平面上连续的轨道,小球从A点经B、C能滑到D;②乙图是一个无摩擦的滚摆,将细绳绕轴转到A点,放手后,能在上下来回转动;③丙图是一个单摆,从A点放手,能摆到B点,若在O点放一小棒,抵住细绳,小球能摆到C点;④如图AOB是光滑轨道,A点的高度H大于B点的高度,让小球由A点静止开始自由落下,沿轨道AOB到达B点后离开(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离开B点后的运动轨迹最符合实际的是b;其中不能成立的是( )


A.①②③ | B.②④ | C.③④ | D.③ |
小明想用放大法演示钢尺受热膨胀时的微小形变,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AB是粗细均匀的铜棒,COD是可绕O点转动的指针.以下认识错误的是( )


A.钢尺膨胀时指针会逆时针转动 |
B.COD可以看作一个费力杠杆 |
C.如果使放大的效果更加明显可以增加CO的长度 |
D.温度计的内径做得很细也是一种放大法 |
小明用图1所示的电路来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部分器材的规格已标明)

(1)实验中,小明发现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两电表指针始终处于图2所示位置,则接线柱____间(填接线柱的数字编号)出现了_____。(选填“短路”或“断路”)
(2)故障排除后,小明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阻值最大时开始记录数据,得到小灯泡U﹣I图象如图3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W,所用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下列四个选项中的_______ (选填选项前字母)。

(1)实验中,小明发现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两电表指针始终处于图2所示位置,则接线柱____间(填接线柱的数字编号)出现了_____。(选填“短路”或“断路”)
(2)故障排除后,小明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阻值最大时开始记录数据,得到小灯泡U﹣I图象如图3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W,所用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下列四个选项中的_______ (选填选项前字母)。
| C.“25Ω,2A” | ||
D.“30Ω,2A” |
把铁丝放在火上烤,铁丝的温度升高,是通过_________(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法增大铁丝的内能的;我们通常把烧红的铁丝放入水中冷却,这是利用了水的________较大的性质。
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间也能发生热传递 |
B.温度越高的物体所含的热量一定越多 |
C.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由于锯条从木板吸收了热量 |
D.把零下10℃的冰块放在0℃的冰箱保鲜室中,一段时间后,冰块的内能会增加 |
图中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用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使杠杆从竖直位置到水平位置,在此过程中( )


A.杠杆始终是省力的 |
B.杠杆始终是费力的 |
C.杠杆先是省力的,后费力 |
D.杠杆先是费力,后省力 |
龟兔赛跑新传:龟兔赛跑结束后,返回途中捡到半个大西瓜(如图),都想独吃,互不相让。争论的结果是:谁的体重大谁吃。可没有弹簧测力计怎么办?这时来了一只老山羊,知道情况后便说“这好办,你们两个各蹲在西瓜的一边,就可以看出哪个重些”。于是兔、龟分别蹲到西瓜的一边,结果西瓜还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老山羊又说:“你们各自向中间移动相等的距离看看”,结果乌龟那边上翘了免子很高兴,说:“怎么样,还是我重吧!西瓜归我。”老山羊说:“不对,应该给乌龟。”请你用所学的杠杆知识分析,老山羊的话有道理吗?这个西瓜到底归谁呢?请用公式推导说出你的理由。(西瓜的质量不计)。(提示:设兔子重为G1,乌龟重G2。刚开始蹲在西瓜的一边时,兔子重力的力臂L1,乌龟重力的力臂L2,后来两者分别向中间移动距离为△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