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构成物质的微粒
- 物质的分类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关于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的物质分子间无论距离大小都只存在引力 |
B.水结冰后分子会保持静止 |
C.“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
D.“沙尘暴起,尘土满天”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
某地城际铁路的建成将进一步推动该市经济的发展,在修建铁路的土石方爆破中要用到黑火药,黑火药爆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的化学式是N2 |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
C.K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
D.黑火药是混合物 |
将一根细线松松地系在一个铁丝框架的相对两边上。把框架浸到肥皂液里再取出来,框 架上便出现一层肥皂膜,如图甲所示。用烧热的针刺破线的一侧 的肥皂膜,另一侧的肥皂膜会把细线拉过去,如图乙所示。这个 实验现象说明( )


A.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 |
B.物质由大量的分子构成 |
C.分子之间有空隙 |
D.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
将一定量xFeSO4•y(NH4)2SO4•6H2O晶体加入到过量NaOH溶液中,加热生成NH30.85g(假如生成NH3的全部逸出),过滤、洗涤、灼烧,得Fe2O3固体2.0g.则x,y的关系正确的是()
A.x:y=1:1 | B.x:y=1:2 | C.x:y=1:4 | D.x:y=2:1 |
过氧乙酸是较为有效的一种消毒剂,其化学式为CH3COOOH,试填写
(1)过氧乙酸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 (最简整数比);
(2)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最简整数比);
(3)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至0.1%)。
(1)过氧乙酸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 (最简整数比);
(2)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最简整数比);
(3)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至0.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
B.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
C.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
D.纯净物都是同一种元素组成的 |
初中科学知识中有很多的“相等”。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同学查找了一些,请你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溶液中所有的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数和所有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 |
B.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价之和与负价之和的数值相等 |
C.潜水艇潜入水中后,不管是在深处还是在浅处所受浮力相等 |
D.用启子开啤酒瓶时.动力臂和阻力臂相等 |
已知A、B、C、D四种物质之间存在以下转化关系。其中C是单质,D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试回答:

(1)写出A、C、D三种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C______、D______。浅绿色溶液B中溶质的化学式______。
(2)写出C→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写出A、C、D三种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C______、D______。浅绿色溶液B中溶质的化学式______。
(2)写出C→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有 ①KCl、CO2、KClO3、H2S; ②Cu、C、Fe、Al;③Fe2O3、SO2、CaO、MgO ④空气、高锰酸钾、冰水混合物、二氧化碳四组物质,每组中均有一种物质在类别上与其他三种物质不同,这三种物质依次是:(1)______ (2)______ (3)_____ (4)______
请利用下图给定的仪器组装成一套测定镁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实验装置(每种仪器只允许使用一次),用排水法测量化学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回答问题:

(1)假设气流方向由左向右,则各导管连接的先后顺序为 (填小写字母)
(2)连接好仪器后,要进行的操作有以下几步:
下面几步操作中的先后顺序是 。
①待仪器A中的物质恢复至室温时,测量量筒B中水的体积。
②擦掉镁条表面的氧化膜,将其置于天平上称量后,立即将其投入试管A中。
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④旋开仪器A上分液漏斗的活塞,当镁条完全溶解时再关闭活塞。
(3)分析下列实验步骤中出现的状况(其他操作均正确),将会使所测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偏低的是 (填字母)。
(4)假设在0℃、l01kPa条件下,氢气的密度为0.089g/L的条件下进行实验,将质量为M克的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收集并测量产生氢气体积为V毫升,计算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填表达式)。

(1)假设气流方向由左向右,则各导管连接的先后顺序为 (填小写字母)
(2)连接好仪器后,要进行的操作有以下几步:
下面几步操作中的先后顺序是 。
①待仪器A中的物质恢复至室温时,测量量筒B中水的体积。
②擦掉镁条表面的氧化膜,将其置于天平上称量后,立即将其投入试管A中。
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④旋开仪器A上分液漏斗的活塞,当镁条完全溶解时再关闭活塞。
(3)分析下列实验步骤中出现的状况(其他操作均正确),将会使所测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偏低的是 (填字母)。
| B.装置A的试管中剩余部分产生的氢气 | |
C.若试管A尚未冷却至室温就测量量筒B中水的体积 | ||
D.若未擦净镁条表面氧化膜就进行实验 |
(4)假设在0℃、l01kPa条件下,氢气的密度为0.089g/L的条件下进行实验,将质量为M克的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收集并测量产生氢气体积为V毫升,计算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填表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