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构成物质的微粒
- 物质的分类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下面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化 |
B.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 |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
D.示意图中的各物质均属于化合物 |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错误的是
A.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
B.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
C.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分子内原子的质子总数等于核外电子总数 |
D.元素化合价有正有负,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
2015年12月10曰,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出席2015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下列关于青蒿素(C15H22O5)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青蒿素由三种元素组成 |
B.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5 |
C.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63.8% |
D.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 |
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 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质量/g | 19.7 | 8.7 | 31.6 | 0.4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17.4 | 0 | 3.6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可能属于置换反应 |
B.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19.7g |
C.若物质A与物质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7:158,则反应中A与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 |
D.反应过程中,物质B与物质D变化的质量比为87:36 |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但不带电的微粒不一定都是分子、原子 |
B.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则氧化反应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
C.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
D.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一定有盐生成,则有盐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 |
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不相符的是()
①2H﹣﹣2个氢元素 ②3H2O﹣﹣3个水分子 ③CuO﹣﹣氧化铜 ④硼酸(H3BO3)中硼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 ⑤AlCl2﹣﹣氯化铝 ⑥钙离子﹣﹣Ca2+⑦NaHCO3﹣﹣苏打.
①2H﹣﹣2个氢元素 ②3H2O﹣﹣3个水分子 ③CuO﹣﹣氧化铜 ④硼酸(H3BO3)中硼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 ⑤AlCl2﹣﹣氯化铝 ⑥钙离子﹣﹣Ca2+⑦NaHCO3﹣﹣苏打.
A.②③⑥ | B.①④⑤ | C.①④⑤⑦ | D.①④⑥⑦ |
下图为某化工企业生产流程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③中氩气(Ar)作反应物 |
B.钛酸亚铁(FeTiO3)中钛元素为+3价 |
C.②中为使原料全部转化为甲醇,理论上CO和H2投料的质量比为7:1 |
D.①中反应为:2FeTiO3+6C+7Cl2![]() |
时下有些年轻人喜欢染发,染发时一般要用到一种染色剂——对苯二胺,其化学式为C6H8N2。它是一种有毒的化学药品,会给染发者的身体带来伤害。
(1)对苯二胺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要求写出最简整数比)。
(2)对苯二胺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1)对苯二胺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要求写出最简整数比)。
(2)对苯二胺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某市自来水有股奇怪的味道,经专家多轮综合检测,基本认定引起此次异味的主要物质是邻叔丁基苯酚.将30克邻叔丁基苯酚完全燃烧,生成88克CO2和25.2克H2O(无其他产物).已知邻叔丁基苯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求:
(1)30克邻叔丁基苯酚中含碳元素 克,氢元素 克.
(2)邻叔丁基苯酚的C:H:O原子个数比是 .
(1)30克邻叔丁基苯酚中含碳元素 克,氢元素 克.
(2)邻叔丁基苯酚的C:H:O原子个数比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