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 密度
- 物态变化
- 溶液
- 溶解度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台州某公司通过提取玉米中的某种营养成分,加工成可承受110 ℃高温的“玉米杯”。玉米杯在自然环境中降解产物只有水和二氧化碳,既安全又环保。玉米杯加工流程如图所示。

(1)从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分析,玉米的果实属于_______。如图物质循环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
(2)玉米的叶片是平行叶脉,玉米属于__________植物(填单子叶或者双子叶)。

(1)从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分析,玉米的果实属于_______。如图物质循环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
A.发酵 | B.降解 | C.加工成型 |
(实验名称)食盐的变化
(实验准备)烧杯,玻璃棒,蒸发皿,三脚架,石棉网,食盐等
(实验方法)
(1)食盐放入水中,用(_______)搅拌,让食盐完全溶解,进行观察。
(2)取部分食盐溶液放入(______),用(_______)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准备)烧杯,玻璃棒,蒸发皿,三脚架,石棉网,食盐等
(实验方法)
(1)食盐放入水中,用(_______)搅拌,让食盐完全溶解,进行观察。
(2)取部分食盐溶液放入(______),用(_______)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与药品研发。
2015年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并成功研制出抗疟新药,成为我国本土第一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我国的许多医学著作中都有使用青蒿治疗疟疾的记载,屠呦呦团队通过研究,发现了青蒿素,确定了它的组成、结构,并成功合成。
(1)提取过程
研究人员先是采用水煎法(将青蒿放入水中,加热煮沸、浓缩),发现得到的提取物对疟原虫无抑制效果,而采用95%的乙醇(乙醇沸点为78 ℃)为溶剂进行提取,得到的提取物有效率为30%~40%,后来又采用乙醚(沸点35 ℃)为溶剂,得到的提取物有效率达到95%以上,课题组成员将提取物中的有效成分命名为青蒿素。
根据青蒿素的提取过程推测青蒿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各写一条):_______等。
(2)结构分析
确定中草药成分的化学结构是药物研制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在成功分离出青蒿素晶体后,课题组立即着手分析其化学结构。
①定性分析
取适量青蒿素,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测得生成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由此推断青蒿素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用符号表示)。
②定量分析
实验测得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2,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63.8%,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7.8%,根据以上信息,写出确定一个青蒿素分子中氧原子个数的计算式:
(只列式,不计算结果)。
③主要抗疟结构分析
青蒿素对疟原虫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因为它有较强的氧化性,青蒿素分子中具有怎样的结构才使它有较强的氧化性呢?
我们熟悉的过氧化氢溶液有较强的氧化性,医疗上常用它杀菌消毒,过氧化氢分子中原子间相互结合的方式有“H-O-、-O-O”两种,青蒿素分子中原子间相互结合的方式有“
、H-O-、-O-O-”等几种,你认为青蒿素分子中起杀菌作用的原子间相互结合的方式是____。以上是运用已有知识进行的推理,推理是否正确,需要通过_____进行验证。
(3)化学合成
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只有0.1%~1%,课题组于1984年成功合成了青蒿素,请你谈一谈化学合成青蒿素有哪些优点?________(答一点即可)。
2015年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并成功研制出抗疟新药,成为我国本土第一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我国的许多医学著作中都有使用青蒿治疗疟疾的记载,屠呦呦团队通过研究,发现了青蒿素,确定了它的组成、结构,并成功合成。
(1)提取过程
研究人员先是采用水煎法(将青蒿放入水中,加热煮沸、浓缩),发现得到的提取物对疟原虫无抑制效果,而采用95%的乙醇(乙醇沸点为78 ℃)为溶剂进行提取,得到的提取物有效率为30%~40%,后来又采用乙醚(沸点35 ℃)为溶剂,得到的提取物有效率达到95%以上,课题组成员将提取物中的有效成分命名为青蒿素。
根据青蒿素的提取过程推测青蒿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各写一条):_______等。
(2)结构分析
确定中草药成分的化学结构是药物研制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在成功分离出青蒿素晶体后,课题组立即着手分析其化学结构。
①定性分析
取适量青蒿素,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测得生成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由此推断青蒿素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用符号表示)。
②定量分析
实验测得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2,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63.8%,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7.8%,根据以上信息,写出确定一个青蒿素分子中氧原子个数的计算式:

③主要抗疟结构分析
青蒿素对疟原虫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因为它有较强的氧化性,青蒿素分子中具有怎样的结构才使它有较强的氧化性呢?
我们熟悉的过氧化氢溶液有较强的氧化性,医疗上常用它杀菌消毒,过氧化氢分子中原子间相互结合的方式有“H-O-、-O-O”两种,青蒿素分子中原子间相互结合的方式有“

(3)化学合成
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只有0.1%~1%,课题组于1984年成功合成了青蒿素,请你谈一谈化学合成青蒿素有哪些优点?________(答一点即可)。
(2018·浙江绍兴)2018年2月《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项新研究,展示了一种全新的加工木材的方法(如图),把天然木材放在NaOH和Na2SO3的混合液中煮沸以除去部分木质素,接着在100 ℃以上的高温中进行机械压缩制成致密木材。

(1)致密木材是由天然木材加工而成的,其密度为天然木材的3倍。
①加工致密木材的材料主要取自于植物的____(填植物器官名称)。
②充分压缩后木材的厚度减小到原天然木材的20%,这一过程主要是___变化。若在压缩过程中底面积保持不变,则说明处理过程中木材的质量减少了____(用百分数表示)。
(2)致密木材的硬度、拉伸强度都很大,为天然木材的10倍左右,甚至超过了部分金属。
①致密木材的拉伸强度和纤维素有关。纤维素的化学式为(C12H10O5)n,则其中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C∶H∶O=_____。
②拉伸强度=
,它用来表示材料的坚韧程度。拉伸强度与我们所学的科学量____的单位是相同的。
(3)与其他材料相比,致密木材的优点是___(填字母)。

(1)致密木材是由天然木材加工而成的,其密度为天然木材的3倍。
①加工致密木材的材料主要取自于植物的____(填植物器官名称)。
②充分压缩后木材的厚度减小到原天然木材的20%,这一过程主要是___变化。若在压缩过程中底面积保持不变,则说明处理过程中木材的质量减少了____(用百分数表示)。
(2)致密木材的硬度、拉伸强度都很大,为天然木材的10倍左右,甚至超过了部分金属。
①致密木材的拉伸强度和纤维素有关。纤维素的化学式为(C12H10O5)n,则其中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C∶H∶O=_____。
②拉伸强度=

(3)与其他材料相比,致密木材的优点是___(填字母)。
A.加工过程中没有任何污染 |
B.可代替部分金属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C.原料丰富,能通过无限制砍伐树木加工制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