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性质
- 水
- 空气
- 金属
- 常见的化合物
- 常见的有机物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我国大部分地区深受酸雨的危害,据报道,宁波最近检测表明宁波地区由重酸雨区变成中度酸雨区。科学研究表明煤燃烧产生的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SO2与水结合生成弱酸性亚硫酸(H2SO3)。
已知:H2SO3易分解生成水和SO2,也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或稀硝酸反应生成H2SO4;H2SO3和SO2都能使红色的品红溶液褪色。
(1)常用脱硫方法减少废气中的SO2,以生石灰(CaO)为脱硫剂,高温下与废气中的SO2与O2化合生成CaSO4,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常用亚硫酸盐与HCl或H2SO4反应制备SO2,Na2SO3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科同学利用中和反应的原理,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的酸雨(pH约为3)中加入足量的KOH,并就反应后混合溶液的中盐成分进行如何探究:
提出猜想: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盐的成份是什么?
进行猜想:猜想1:只有K2SO3
猜想2:_____ ______
猜想3:既有K2SO4,也有K2SO3
实验探究:限选试剂:稀硫酸、稀盐酸、稀硝酸、氯化钡溶液、澄清石灰水、品红溶液、紫色石蕊溶液
已知:H2SO3易分解生成水和SO2,也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或稀硝酸反应生成H2SO4;H2SO3和SO2都能使红色的品红溶液褪色。
(1)常用脱硫方法减少废气中的SO2,以生石灰(CaO)为脱硫剂,高温下与废气中的SO2与O2化合生成CaSO4,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常用亚硫酸盐与HCl或H2SO4反应制备SO2,Na2SO3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科同学利用中和反应的原理,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的酸雨(pH约为3)中加入足量的KOH,并就反应后混合溶液的中盐成分进行如何探究:
提出猜想: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盐的成份是什么?
进行猜想:猜想1:只有K2SO3
猜想2:_____ ______
猜想3:既有K2SO4,也有K2SO3
实验探究:限选试剂:稀硫酸、稀盐酸、稀硝酸、氯化钡溶液、澄清石灰水、品红溶液、紫色石蕊溶液
步骤 |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与结论 |
1 | 各取2mL反应后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A、B两只试管 | |
2 | 向A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硫酸,随即滴入几滴红色品红溶液 | 证明含有K2SO3 |
3 | 向B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加入足量的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先有白色沉淀,后有气体产生,沉淀部分溶解,证明含有K2SO4,则猜想3成立 |
2008年9月27日,太空第一次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我国研制的航天员舱外服为航天员成功进行太空行走提供了可靠的保证。航天员舱外服内含有与氢氧化钠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LiOH),它不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A.与二氧化碳反应 | B.与盐酸反应 |
C.与氧化铁反应 | D.与氯化铜溶液反应 |
某同学把自制的一种黄色花汁,分别滴加到下列不同的试剂中,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请分析上表,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花汁 (填“可以”或“不可以”)作酸碱指示剂。
(2)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写出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症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烧碱溶液暴露于空气中易变质,写出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
试剂 | 稀盐酸 | 食醋 | 蔗糖水 | 蒸馏水 | 肥皂水 | 烧碱溶液 | 石灰水 | |
颜色 | 红 | 红 | 黄 | 黄 | 绿 | 绿 | 绿 | |
请分析上表,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花汁 (填“可以”或“不可以”)作酸碱指示剂。
(2)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写出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症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烧碱溶液暴露于空气中易变质,写出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
下列框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B属于氧化物,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写出A和C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得到F溶液的操作Ⅰ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3)若I是红褐色沉淀,请写出G + F → I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指出反应①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反应。

(1)写出A和C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得到F溶液的操作Ⅰ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3)若I是红褐色沉淀,请写出G + F → I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指出反应①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反应。
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在Ca(OH)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
B.在Ca(OH)2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 |
C.在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 |
D.在NaOH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是()
实验方案:各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A.实验目的:分离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实验方案:加入过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
B.实验目的: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 实验方案: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 |
C.实验目的: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 实验方案: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铁和澄清石灰水,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 |
D.实验目的:鉴别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
小明放假后发现自家责任田土壤酸化、板结,他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发现是长期使用硫酸铵化肥所致。为了改良土壤状况,他采取了下列措施。你认为可行的办法是()
A.停止使用硫酸铵,改用硫酸钾 |
B.来年施肥时,把硫酸铵和熟石灰混用 |
C.来年施肥时把硫酸铵和烧碱混用 |
D.庄稼收割后,向田地里洒草木灰 |
某同学对一瓶失去标签的溶液进行鉴定,并测定其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少量该溶液,倒入一洁净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出现白色沉淀,他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原溶液中含有 离子;
(2)从试剂瓶中取5克溶液,倒入一洁净的烧杯里,加入0.5毫升的稀硝酸,然后用滴管滴入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他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原溶液是 溶液,继续滴加AgNO3溶液至不再生成沉淀为止;
(3)将(2)中得到的液体进行过滤
(4)将(3)中得到的沉淀物取出充分干燥后称量其质量为0.1克,若沉淀的式量为n,原溶液中溶质的式量为m,则原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5)在上述实验中,沉淀未经洗涤直接干燥,这一错误操作使所测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实际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取少量该溶液,倒入一洁净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出现白色沉淀,他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原溶液中含有 离子;
(2)从试剂瓶中取5克溶液,倒入一洁净的烧杯里,加入0.5毫升的稀硝酸,然后用滴管滴入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他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原溶液是 溶液,继续滴加AgNO3溶液至不再生成沉淀为止;
(3)将(2)中得到的液体进行过滤
(4)将(3)中得到的沉淀物取出充分干燥后称量其质量为0.1克,若沉淀的式量为n,原溶液中溶质的式量为m,则原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5)在上述实验中,沉淀未经洗涤直接干燥,这一错误操作使所测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实际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酸、碱、盐是几类重要的化合物,他们之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___________ 生成。
(2)某化学小组进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实验:将盐酸滴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实验无明显现象。取反应后的部分溶液加热、蒸干、得到白色固体。
以下是探究白色固体成分的实验,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请填写下表:
实验反思:无明显现象的中和反应可借助酸碱指示剂判断反应终点。
(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
(2)某化学小组进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实验:将盐酸滴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实验无明显现象。取反应后的部分溶液加热、蒸干、得到白色固体。
以下是探究白色固体成分的实验,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请填写下表:
实验操作 | 测定结果 | 白色固体成分 |
用pH试纸测定反应后溶液的酸碱度,操作方法是 | pH>7 | |
pH≤7 | CaCl2 |
实验反思:无明显现象的中和反应可借助酸碱指示剂判断反应终点。
由某物质R和Na2SO4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过滤后得到白色沉淀11.65 g,经试验该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滤液呈碱性。加入稀盐酸中和滤液,当加入146 g 5%的盐酸时溶液恰好成中性。求混合物中R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