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过程
- 呼吸作用
- 人体血液循环系统
- + 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 营养物质的利用
- 泌尿系统
- 水盐平衡
- 代谢的多样性
- 能量的获得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下表数据是对取自小白鼠体内不同部位液体成分的分析结果。样品3是( )
| 尿素 | 葡萄糖 | 无机盐 | 蛋白质 |
样品1 | 0.03 | 0.10 | 0.83 | 8.00 |
样品2 | 0.03 | 0.10 | 0.83 | 0.00 |
样品3 | 1.80 | 0.00 | 1.75 | 0.00 |
A.血浆 | B.原尿 | C.尿液 | D.血液 |
下面是某医院提供某人原尿、尿液和血液的化验数据的样本,请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1)____为尿液,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样本C中出现了蛋白质,表明肾脏的____部位可能发生了病变,样本C中不含葡萄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葡萄糖 | 蛋白质 | 无机盐 | 尿素 | 尿酸 |
样本A | 0.1 | 微量 | 0.75 | 0.03 | 0.004 |
样本B | 0.1 | 8 | 0.72 | 0.03 | 0.004 |
样本C | 0 | 0 | 1.25 | 1.8 | 0.05 |
(1)____为尿液,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样本C中出现了蛋白质,表明肾脏的____部位可能发生了病变,样本C中不含葡萄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肾功能衰竭会危及生命。人工肾是根据肾脏的工作原理制成的一种机器,可以代替患者已丧失功能的肾。图甲为人工肾工作原理图,在人工肾中,通过导管与患者的血管相连,位于透析液中的导管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水和尿素等小分子物质可以透过,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不能透过。当患者的血液流经这些管子时,其中的废物就透过半透膜扩散到膜外透析液中去,除去废物的血液再流回人体内。图乙为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乙中,肾单位由[①]肾小球、[②]肾小囊和[]____构成;A、B表示尿的形成的两个过程,其中A表示肾小球的____作用。
(2)图甲中,半透膜的作用相当于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作用。与肾形成尿的过程比较,人工肾的工作过程中没有____过程。
(3)为什么医生常常建议肾衰竭病人减少进食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__?

(1)图乙中,肾单位由[①]肾小球、[②]肾小囊和[]____构成;A、B表示尿的形成的两个过程,其中A表示肾小球的____作用。
(2)图甲中,半透膜的作用相当于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作用。与肾形成尿的过程比较,人工肾的工作过程中没有____过程。
(3)为什么医生常常建议肾衰竭病人减少进食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__?
下列关于泌尿系统知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肾脏 |
B.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
C.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后血液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
D.某人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则可推断可能肾小管出现了病变 |
水盐平衡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方面,对于维持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1)④表示人体水分流失的途径,写出其中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正常人体内水分的自身调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

(1)④表示人体水分流失的途径,写出其中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正常人体内水分的自身调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
A.若人体内水分过剩时,肾脏会产生很多的尿,将多余水分排出 |
B.若人摄入的盐较多,又不多喝水,肾脏会产生盐含量较高的尿液 |
C.若人摄入的糖分较多,又不多喝水,肾脏会产生糖含量较高的尿液 |
血液流经肾单位时,经过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的过程中,依次经过的结构是( )
A.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
B.入球小动脉→肾小囊→肾小管→出球小动脉 |
C.入球小动脉→肾小囊→肾小球→肾小管 |
D.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出球小动脉 |
如图为某健康成年人的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箭头和图中序号表示出一个肾单位内液体的流动情况_________。
(2)1844年,德国生理学家C.Ludwig对尿液的形成作出假设,认为肾小球的作用可能是滤过,滤出液应与血浆一样,只是没有蛋白质。1920年,
(3)与1中液体相比,⑥中液体成分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该人在患病的情况下到医院就诊,尿检中发现了红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请推测可能发生病变的部位是[ ]_______________。
(5) 下表是从该人肾单位的相应结构中抽取的A、B、C三个样品中的主要物质质量分数比较表(数据单位是克/毫升),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回答:样品A是____,该样品是从肾单位结构的[ ]___中抽取的。

(1)请用箭头和图中序号表示出一个肾单位内液体的流动情况_________。
(2)1844年,德国生理学家C.Ludwig对尿液的形成作出假设,认为肾小球的作用可能是滤过,滤出液应与血浆一样,只是没有蛋白质。1920年,
A.N.Richards用蛙等动物做实验获得成功,他用玻璃微管插入蛙的肾脏,取出液体分析,结果与C.Ludwig的预期一致,从而证明了滤过假说是正确的。你认为,实验成功的关键是玻璃微管应插到[ ]______________中。 |
(4)如果该人在患病的情况下到医院就诊,尿检中发现了红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请推测可能发生病变的部位是[ ]_______________。
(5) 下表是从该人肾单位的相应结构中抽取的A、B、C三个样品中的主要物质质量分数比较表(数据单位是克/毫升),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回答:样品A是____,该样品是从肾单位结构的[ ]___中抽取的。
物质 | 样品A | 样品B | 样品C |
葡萄糖 | 0.1 | 0.1 | 0.1 |
无机盐 | 0.75 | 1.6 | O.9 |
蛋白质 | 微量 | O.O | 7.0 |
尿素 | O.03 | 2.0 | O.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