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为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图(二)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人体呼吸的主要器官是图(一)中的[   ]
(2)图(二)中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 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的,利于气体交换。
(3)图(二)中b代表的物质是    (填“氧气”或“二氧化碳”),血液从毛细血管的[4]端流到[5]端后,气体a的含量会
(4)图(二)中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图(一)中的[3] 处于 状态。
当前题号:1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下列哪一项措施不是为了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
A.贮藏粮食时,在密闭粮仓内充加二氧化碳
B.低温贮藏水果、蔬菜
C.小麦种子入仓前晒干
D.农田土壤板结后及时松土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除下列哪项外,其余现象均表明植物进行了呼吸作用()
A.走进贮存蔬菜的地窖,手中蜡烛的火焰变小
B.堆放的白菜散发出霉气
C.潮湿的种子堆散发出热气
D.潮湿种子堆周围的空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发生在()
A.肺部
B.肺和气管
C.组织细胞和血液
D.肺部和组织细胞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是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图,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合理的表达方式写出图中存在的“氧循环”(任一个)    
(2)写出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3)氟里昂在高空中受紫外线辐射产生Cl原子,Cl原子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其过程可表示为:①Cl+O3→ClO+O2;②ClO+O→Cl+O2,则Cl原子在臭氧反复分解的过程中充当 (填“反应物”、“生成物”或“催化剂”)。
(4)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加剧温室效应,有一种将CO2转化的实验流程如下:

实验流程中CO2转化的最终产物为  (填化学式,下同),在此过程中有一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当前题号:5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放在黑暗处大小相同的4个密闭鱼缸,里面的水高度相同,鱼的大小也相同,进行如下处理。那么,哪个鱼缸中的鱼先死?()
A.1缸清水、1条鱼
B.1缸清水、5条鱼
C.1缸清水、10条鱼和一部分水草
D.1缸清水、10条鱼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中的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某株植物昼夜24小时内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活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

(1)表示光合作用的曲线为  (甲或乙),其活动强度最强的时间为   时。
(2)引起甲所表示的生理活动强度变化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3)从图中可以看出,乙所表示的生理活动强度白天比夜间    
当前题号:7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经数小时实验后,U形管AB两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
A.A处下降B处上升
B.A处上升,B处下降
C.AB两处都下降
D.AB两处都不变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表是某人吸入空气与呼出相同体积气体的成分含量比较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气体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
在吸入空气中的含量(%)
78
21
0.03
0.07
0.9
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
78
16
4
1.1
0.9
 
A.人体呼出气体中氧气增加了
B.人体呼出气体中水含量明显减少
C.人体与外界进行了部分气体的交换
D.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减少了
当前题号:9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下列哪项是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特点()
A.直接利用光提供的能量
B.把光能转变成太阳能
C.合成淀粉等有机物
D.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的需要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