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地区某县第一中学的同学,通过走访调查、查阅资料,探究学习当地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问题。请你结合他们收集的相关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某县土地利用构成。


材料二 有关坡度与土层厚度的实测数据。


(1)该县2010年与2000年相比,在土地资源利用方面建立了与当地生态环境协调一致的生态系统,试分析其变化特点及原因。
(2)由材料二可知,坡度与土层厚度、有机质层厚度的关系如何?
(3)为扩大粮食生产,有人建议实行所有山坡梯田化,设想一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哪些生态环境问题或自然灾害?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西湖龙井”获得了国家工商总局授予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见下图)。“西湖龙井”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生产地域面积包括西湖风景名胜区和西湖区周边的168平方千米土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西湖龙井茶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闻名天下,享有“百茶之首”“绿茶皇后”之美誉。西湖龙井茶品质优的自然原因是(  )
A.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全年温和多雨,有利于优质茶树的生长
B.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低山丘陵,云雾缭绕,有利于优质茶树的生长
C.种植历史悠久,引进了国外先进的制作工艺
D.利用电视、网络、报刊等宣传媒体,塑造出了精品茶叶品牌
【小题2】关于“西湖龙井”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的生产地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西湖龙井茶的产地有明确的界线
B.西湖龙井茶产地内部有一定的连续性
C.西湖龙井茶的产地有一定优势、特色
D.西湖龙井茶产地与其他茶叶产地有差异性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图中所示的生产模式最可能适用的地区及其优点是(  )
A.东北森林地区;利于林区经济发展
B.西北沙漠地区;利于生态环境改善
C.江南丘陵地区;利于循环经济发展
D.青藏高原地区利于充分利用太阳能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这里群山环抱,峰峦绵延,云雾缭绕,年平均气温15—18度,无霜期260—324天,年降雨量1700—1900毫米,相对湿度78%以上。土质大部分为酸性红壤,PH值4.5—5.6,土层深厚。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这里最可能是高品质的
A.苹果产区B.水稻产区C.茶叶产区D.甜菜产区
【小题2】这里最可能位于
A.山东丘陵B.浙闽丘陵C.黄土高原D.云贵高原
【小题3】这里的地域文化特征可能是
A.盛行妈祖文化B.中华民族的发源地
C.秦腔和信天游D.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区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占全国的2.19%,GDP总量占全国的21.7%,城市人口比重达68%。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跻身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下图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分布示意图。


上海是该地区最重要城市。表格为“上海最近三次人口普查人口数量及年龄构成统计”。

 

四普

五普

六普

普查年份

1990

2000

2010

人口总数(万人)

1334

1674

2302

年龄构成(%)

0-14岁

9.4

11.5

10.1

15-64岁

72.4

76.3

81.3

〉65岁

18.2

12.2

8.6

 

 
(1)依据资料,归纳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特征。 
(2)根据表格数据,描述上海市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特点。
(3)表格显示,上海在2000年(五普)之后人口总数增长较快,请说明原因。
(4)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景观如下图中    (A、B、C、D)图所示,请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该地景观的形成原因。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地表的起伏状况和地形的坡度、坡向等对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该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游牧畜牧业B.牧场畜牧业C.水田农业D.热带种植园农业
【小题2】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
A.过度樵采B.过度放牧C.过度农垦D.过度养殖
【小题3】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缓坡退耕,发展畜牧业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D.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我国国家级大型数据中心网络,北以内蒙古为核心,南以贵州为核心。数据中心运营最大的支出项目是能源支出,主要为服务器用电和冷却用电。自然制冷按冷凝器冷凝方式分为风冷和水冷。风冷机组通过风冷冷凝器与外界空气换热,利用风换热带走热量;水冷机组通过水冷冷凝器与冷却塔提供的冷却水换热,利用冷却水带走热量。机房温度过高和灰尘会影响设备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内蒙古和贵州大数据中心建设相同的区位优势是( )
A.高速交通便利B.通讯网络发达
C.电力充足且廉价D.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集中
【小题2】与内蒙古比较,贵州建设大数据中心最主要的比较优势是( )
A.湿度适宜, 灰尘较少B.建设成本较低廉
C.位置偏僻,安全性较高D.接近数据消费市场
【小题3】数据中心运转过程中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是
A.排放废水B.释放废热
C.噪声污染D.放射性污染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中国是一个餐饮文化大国,长期以来在某一地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具有地域性菜点风味流派和地方特色小吃.近几十年以来,带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餐馆和小吃在全国不断扩散。下图示意的是我国某省区地方特色部分小吃的分布。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读图可知,图示省区的地域文化类型为
A.华南妈祖文化B.江南水乡文化C.四川盆地文化D.云贵高原文化
【小题2】在我国形成不同菜系与地方小吃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应包括
A.自然环境B.文化习俗C.交通运输D.物产资源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沪昆高铁东起上海,西至昆明,全长2264千米,随着云贵交界处的北盘江大桥2017年1月5日贯通,标志着我国东西向最长高铁—一沪昆高铁全线通车,沪昆高铁贵阳至昆明段最后才通车,主要原因是(  )
A.昆明多阴雨天气,适合施工时间短
B.云贵经济发展水平低,开通迫切性不高
C.为保护耕地,全部采用桥隧形式,工期长
D.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建设工期长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荔枝原产于我国亚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环境,冬季不耐低温霜冻。下图为广东省荔枝生产适宜区(Ⅲ)、次适宜区(Ⅱ)、不适宜区(Ⅰ)区划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划分荔枝生产适宜区的主要指标是( )
A.热量B.土壤C.地形D.水源
【小题2】Ⅰ区被划为荔枝生产不适宜区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照弱B.降水少C.多大风D.低温冻害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