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地区某县第一中学的同学,通过走访调查、查阅资料,探究学习当地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问题。请你结合他们收集的相关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某县土地利用构成。


材料二 有关坡度与土层厚度的实测数据。


(1)该县2010年与2000年相比,在土地资源利用方面建立了与当地生态环境协调一致的生态系统,试分析其变化特点及原因。
(2)由材料二可知,坡度与土层厚度、有机质层厚度的关系如何?
(3)为扩大粮食生产,有人建议实行所有山坡梯田化,设想一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哪些生态环境问题或自然灾害?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11-11 08:13:0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参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有山参和园参两种类型。山参是野生植物,喜欢生长在窝风向阳、缓坡、以乔木为主体的针阔混交林或杂木林下,生长周期长达70~150年,数量稀少,参价昂贵;园参由人工在缓坡采伐地进行密集种植,生长周期一般5~6年,单产量大,参价较低。无论山参或园参,对地力的消耗都很大,一般在同一块参地不能连续生长两茬。清朝建立不久,就颁布一项法令:封禁长白山。下图为我国在殷商以后山参资源主要分布区示意图。

材料二 地处长白山中部的抚松县,种植人参已有300余年历史。该县传统种植园参,近年来在尝试种植“林下参”。即在天然林下直播参种,让其自然生长,虽生长周期长、单产量小且不稳定,但参价较高,生长期在30年以上的被视为山参。目前,该县还加大了对人参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的力度,形成了产供销一体的人参产业链,并在万良镇建立了全国最大的人参贸易市场,被誉为“人参之乡”。下图为吉林省抚松县城镇与交通分布图。

(1)根据材料一,描述我国殷商以后山参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并推测其原因。
(2)试分析抚松县发展人参产业的优势条件。
(3)你是否赞同抚松县以“林下栽参”取代“伐林栽参”?请说明你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