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河流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河流域的治理中,对R和T之间的河段的主要治理措施有()
A.东坡植树种草,西坡修建梯田B.两侧坡都修建梯田
C.东坡修建梯田,西坡种植经济林D.两侧坡都植树种草
【小题2】开发当地的农业资源,措施合理的是()
A.退耕还林还草,防止土地沙漠化B.实施开荒造田,建设商品粮基地
C.治理渍涝和盐碱,发展生态农业D.综合开发农业资源,发展立体农业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我国两地传统民居图,其中甲图所示民居为土墙平顶屋,乙图所示民居为砖墙斜顶屋。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两图中的传统民居分别位于(  )
A.新疆、四川B.甘肃、浙江
C.陕西、江苏D.贵州、广东
【小题2】导致甲、乙两图中传统民居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B.气温
C.降水D.河流
【小题3】依据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推测,甲图中民居门窗最不可能的朝向是(  )
A.东北和西北方向B.西北和西南方向
C.东南和东北方向D.东南和西南方向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左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的水系分布。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图中的M地进行实地考察,并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近三十年来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右下图示意M地的等高线分布,下表示意M地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读下图表回答问题。


(1)描述M地的地形和气候特征。
(2)根据材料分析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3)简述M地生态环境改善后R河的水文特征的变化。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3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规划目标到2020年),从开发内容上将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如下图)。

(1)试指出图中Ⅰ、Ⅱ、Ⅲ所代表的功能区,并说明Ⅲ功能区的优势条件。
(2)简述图中Ⅱ功能区水热条件的南北差异。
(3)安徽省地跨我国南方和北方,请列举说明安徽南部民居的特点。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图示M镇盛产菠萝,被称为“中国菠萝第一镇”,每年7-9月集中种植,次年2-4月上市销售。该镇一年之中近半时间被雾气笼罩,尤以冬春季较多,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雾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4月底该镇的农业景观画卷是
①大地曲线优美,起伏舒缓
②红色土地,黄绿色菠萝
③田边风车,松树成林
④菠农铺设地膜,播种繁忙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2】该镇冬春多雾的主要原因是
A.距海近,水汽充足B.菠萝种植面积大,蒸腾水汽多
C.地势较高,冷暖气流交汇时间长D.沿海位置, 台风发生频率高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面的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共20分)

材料一:贵州省地形图


材料二:石漠化,亦称石质荒漠化。是指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土壤损失,基岩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石漠化多发生在石灰岩地区,土层厚度薄(多数不足l0cm),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岩石逐渐裸露的演变过程。贵州是我国西南石漠化面积最大的省区。

(1)描述贵州省的地形地势特征。
(2)简要分析贵州省石漠化的原因。
(3)贵州省年降水总量比较丰富,却经常发生旱灾,请简要分析其原因。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甘肃祁连山脉利用夏季温凉气候大量种植“高原夏菜”,这些“高原夏菜”在每年5~10月大量运到杭州、上海等地。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②地属于(   )
A.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B.东部季风区
C.青藏高寒区
D.北方地区
【小题2】杭州、上海等地在5~10月依赖“高原夏菜”的自然原因是(   )
A.水源条件好B.市场需求小C.耕地不足D.天气炎热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广西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广西自然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多喀斯特地貌
B.地形以丘陵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C.热带季风气候,高温湿润
D.丘陵广布,河谷纵横
【小题2】广西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有(  )
①水力资源丰富 ②煤炭、石油资源丰富 ③地势平坦 ④旅游资源丰富
A.②③B.③④
C.①④D.①③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Ⅰ是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图Ⅱ是图Ⅰ中甲处的气候资料示意图。据道光、咸丰年间的县志记载,图Ⅰ中甲处当时森林茂密,柳竹成荫,河深水清,舟楫畅行;然而现在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却是被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光山秃岭,一片“红色荒漠”景观。 

图Ⅰ  图Ⅱ
(1)图Ⅰ中甲处形成的“红色荒漠”带来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在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的基础上,我们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防治图示区域日渐扩大的“红色荒漠化”?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江南丘陵某研究区红壤在不同措施下(均不施肥)实验结果。据此回答。

与处理措施①比较,该实验结果表明(   )
A.②处理措施使土壤有机质增多,利于保持水土
B.③处理措施使土壤酸性增强,利于积累有机质
C.②处理措施导致水土流失增强,土壤酸性减弱
D.③处理措施导致水土流失减弱,土壤酸性增强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