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800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处 
②1月0℃等温线通过处 
③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④半湿润、半干旱区分界线 
⑤南方与北方分界线 
⑥水田耕作区与旱作区分界线 
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亚寒带针叶林分界线 
⑧河南省与湖北省分界线
A.①②③B.③④⑤
C.⑥⑦⑧D.②⑤⑥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为使我国各地建筑更充分地利用和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专家提出要因地制宜的进行建筑区划。下图示意我国以某种自然地理要素为依据制作的建筑区划。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上图中建筑区划的主要依据是
A.地形B.纬度
C.气候D.水源
【小题2】导致b和e地区的建筑区划不一致的主导因素是
A.海陆位置B.地形地势
C.风俗习惯D.文化差异
【小题3】从a到d一线,建筑物可能呈现出的特点是
A.楼间距越来越大B.房屋的厚度越来越厚
C.房屋的窗户越来越小D.屋顶的坡度越来越陡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图,Ⅰ、Ⅱ、Ⅲ为我国三大自然区,①、②、③、④是我国四个地理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Ⅰ区域和Ⅱ区域的分界线是明确的
B.I区自然环境内部无明显的差异
C.II区内部自然区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由距海远近变化的干湿状况决定
D.冰川广布是形成III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主要原因
【小题2】地理界线P是我国
①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②冬小麦与春小麦主要产区的分界线
③温带季风区与亚热带季风区的界线④畜牧业与种植业的界线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我国反映地理知识的诗词、谚语众多,如①“清明时节雨纷纷”、②“黄梅时节家家雨”、③“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④“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等。①②③④依次反映的是我国哪几个地区的地理特征(  )
A.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黄淮海平原 西北地区
B.云贵高原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平原 青藏高原
C.东南沿海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平原 西北地区
D.江淮地区 华北平原 西北地区 四川盆地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0年5月,兰州大学陈全功教授等人首次对中国南北分界线给出了定量、定位分析,将“线”还原成了宽度26.42公里—195.41公里的“带”。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中国南北分界带的地理意义,错误的叙述是
A.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B.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
C.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的分界D.水田农业和旱作农业的分界
【小题2】中国南北分界带西端,最接近我国
A.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区交界带B.地势一、二级阶梯交界地带
C.河流外流区与内流区的交界带D.森林向温带荒漠过渡的地带
【小题3】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内部
A.①区经度地带性差异较显著
B.②区纬度地带性差异较显著
C.③区垂直地带性差异较显著
D.地带性差异均以热量为主导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对四大地理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A.A区域有著名的灌溉工程——坎儿井B.正常年份B区域1月平均气温为3℃
C.C区域的降水偏多,太阳能资源贫乏D.D区域地表景观是“风吹草低见牛羊”
【小题2】关于B和D两个区域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B地区地形复杂多样,南北差异明显,东西差距不大
B.B地区地处东部季风区,降水量较大,全部为半湿润区
C.D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D地区树木常绿、河湖密布,好多红土地上生长着茶树
【小题3】B和D两区域农业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A.B区域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B.B区域主要经济作物有花生、甘蔗
C.D区域耕地为水田,盛产水稻D.D区域土地多为黄土地,土壤肥沃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自然区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各自然地理成分(岩石、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和动物群落等)具有相对一致性的区域。根据这一标准,我国总体划分为三大自然区。(如下图所示)。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中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气候和地貌B.土壤和气候C.植被和土壤D.岩石和植被
【小题2】关于三大自然区界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的分界线为昆仑山脉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的分界线为400mm年等降水量线
C.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的分界线为昆仑山——阿尔泰山
D.三大自然区之间的界线,主要考虑的均为气候和土壤
【小题3】内蒙古河套平原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但享有“塞上江南”的美称,部分地区甚至可以种植水稻,其主导因素是(  )
A.土壤B.植被C.灌溉水源D.地形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各具特色,区域间自然差异显著,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产活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从东部季风区到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再到青藏高寒区(  )
①区域面积依次减少,人口比重依次减小 ②冬季气温逐渐升高,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③人类活动逐渐减弱,自然生态变化逐渐减小 ④土壤发育程度降低,生物种类由多到少再到较多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小题2】青藏高寒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
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自然区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各自然地理成分(岩石、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和动物群落等)具有相对一致性的区域。根据这一标准,我国总体划分为三大自然区。(如下图所示)。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中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气候和地貌B.土壤和气候C.植被和土壤D.岩石和植被
【小题2】内蒙古河套平原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但享有“塞上江南”的美称,部分地区甚至可以种植水稻,其主导因素是(  )
A.土壤B.植被C.灌溉水源D.地形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