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三条重要地理分界线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界线②的说法错误的是
【小题2】关于界线①、③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关于界线②的说法错误的是
A.②界线以南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B.②线以南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 |
C.②线以南为暖温带 | D.②线以南一月平均温大于0℃ |
A.①为内外流域界线,③为森林与草场界线 |
B.①为季风界线,③为第二、三级阶梯(地形)界线 |
C.①为森林与非森林界线,③为水田与旱地界线 |
D.①为400毫米年降水量界线,③为农牧业界线 |
有关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区域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
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大豆 |
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落叶阔叶林 |
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
下图是沿东经109°E的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 )
【小题2】有关④地形区农业发展条件及面临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 )
A.为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
B.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暖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 |
C.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
D.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 |
A.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 | B.地势平坦,草原辽阔 |
C.水土流失严重,陡坡应退耕还林还草 | D.土壤盐碱化严重,多中低产田 |
区域差异的重要地理界线。
(1)地势三级阶梯界线
①第一、二级阶梯界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二、三级阶梯界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气候界线
①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降水量与干湿区界线:
③热量界线:1月0℃等温线(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青藏高原区分界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内外流区域分界线:北段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______________东端,南端接近200mm年降水量线。
(4)人口分布界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线。
(5)地形区的界线: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山。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以______________为界。
(1)地势三级阶梯界线
①第一、二级阶梯界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二、三级阶梯界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气候界线
①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降水量与干湿区界线:
A.800mm年等降水量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青藏高原东南缘—________________。 |
(3)内外流区域分界线:北段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______________东端,南端接近200mm年降水量线。
(4)人口分布界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线。
(5)地形区的界线: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山。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以______________为界。
读“中国自然地理区域”示意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慕尼黑大学教授的命名:①为______中国,②为______中国,③为______中国,④为______中国。
(2)按照三大自然区的划分 ①为______,②为______,③为______。
(3)图中四个区域与其地理特征的连线,错误的是( )。
(4)①区与④区的分界线与哪些地理分界线大致吻合?(任写两个即可)。
(5)制约②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______。根据所学知识,谈谈我国③、④所在区域在农业生产方面有哪些差异?(从耕地类型、粮食作物、耕作制度方面答)
材料一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图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将这四块命名为“银色中国”、“金色中国”、“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

(1)根据慕尼黑大学教授的命名:①为______中国,②为______中国,③为______中国,④为______中国。
(2)按照三大自然区的划分 ①为______,②为______,③为______。
(3)图中四个区域与其地理特征的连线,错误的是( )。
A.①——大漠黄沙驼铃响 |
B.②——高寒缺氧植被稀 |
C.③——四季有花常见雨 |
D.④——青稞美酒锅庄舞 |
(5)制约②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______。根据所学知识,谈谈我国③、④所在区域在农业生产方面有哪些差异?(从耕地类型、粮食作物、耕作制度方面答)
读中国地理四大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从东往西植被依次为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区域是( )
【小题2】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大的是( )
【小题3】a、b两大区域耕作制度有明显差异,主要是由于( )
【小题4】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小题1】从东往西植被依次为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区域是( )
A.a区域 | B.b区域 | C.c区域 | D.d区域 |
A.a | B.b | C.c | D.d |
A.热量和水分条件的显著差异 |
B.旱地和水田条件的显著差异 |
C.资金和技术条件的显著差异 |
D.水源和地形条件的显著差异 |
A.a——洪涝灾害 | B.b——土壤肥力 |
C.c——灌溉水源 | D.d——生长积温 |
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这条界线南北地理环境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秦岭—淮河以北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冬季气温在0ºC以下 |
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旱田为主 ,耕作制度以一年两熟到一年三熟为主 |
C.秦岭—淮河以北植被覆盖率低,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
D.秦岭—淮河以南粮食和油料作物以水稻、油菜为主 |
下列关于我国不同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塔里木盆地黄土广布 | B.东北平原土壤肥沃 |
C.云贵高原地形平坦![]() | D.长江三角洲土壤盐碱化严重 |
下图表示我国某乡村聚落地理环境示意图。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该聚落最有可能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分区中的()
【小题2】根据图中信息,该聚落与自然环境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小题1】该聚落最有可能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分区中的()
A.青藏高原 | B.西北地区 |
C.北方地区 | D.南方地区 |
A.多植被覆盖,利于保持水土、调节气候 |
B.聚落顺应地势特点修建,便于排水 |
C.位置临近河流,便于取、排水和出行 |
D.该聚落建在丘陵北坡地带,多地形雨,坡状尖顶利于排水 |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是
A.大致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吻合 | B.大致与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吻合 |
C.大致与2000米等高线吻合 | D.大致与一月0℃等温线吻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