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分布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下列不属于丙区的地形是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区比乙区纬度高,故热量比乙区少 |
B.乙区比甲区纬度低,故太阳光照比甲区强 |
C.甲区比丙区北部降水少,故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与丙区北部为界 |
D.乙区与丙区南部距离海洋远近不同.故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 |
A.黄土高原 | B.东北平原 | C.内蒙古高原 | D.云贯高原 |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3
(1)图1中甲处所表示的盆地是_______,图2表示的盆地是_______。
(2)图3中我国被分为三大自然区,字母________代表西北干旱半干旱自然区,字母_______代表东部季风区自然区,字母_______代表青藏高原自然区。
(3)图2盆地位于我国______自然区,属于_______气候。该盆地四周被高山和高原环绕,地势特点是_______高、_____低。该盆地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有“ ________”美誉。


(1)图1中甲处所表示的盆地是_______,图2表示的盆地是_______。
A.柴达木盆地 | B.四川盆地 | C.吐鲁番盆地 | D.准噶尔盆地 |
(3)图2盆地位于我国______自然区,属于_______气候。该盆地四周被高山和高原环绕,地势特点是_______高、_____低。该盆地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有“ ________”美誉。
有关秦岭-淮河一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大致是800毫米年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
B.大致是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 |
C.大致是1月份0°C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
D.大致是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
“从北到南,从西到东,不知从哪天起,秋的画卷如火如荼次第展开,转眼间就醉了大半个中国”,下图是《中国国家地理》编辑社策划的“三纵一横”四条路线寻访秋天。
据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四条寻秋路线中,跨越了我国三级阶梯的是
A.路线Ⅰ | B.路线Ⅱ | C.路线Ⅲ | D.路线Ⅳ |
A.大漠孤烟直 | B.小桥、流水、人家 |
C.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
我国反映地理知识的诗词、谚语众多,如①“清明时节雨纷纷”;②“黄梅时节家家雨”;③“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④“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⑤“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等。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①②③④依次反映的是我国哪几个地区的地理特征( )
A.青藏高原、黄土高原、黄淮海平原、西北地区 |
B.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平原、青藏高原 |
C.东南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平原、西北地区 |
D.江淮地区、华北平原、西北地区、四川盆地 |
A.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 B.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
C.降水丰沛,河湖众多 | D.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 |
下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分布简图,回答问题。

【小题1】下列判断正确的叙述是()
【小题2】关于三大自然区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3】有关东部季风区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小题1】下列判断正确的叙述是()
A.甲区比乙区纬度高,故热量较乙区少 |
B.乙区因比甲区纬度低,故太阳光照比甲区强 |
C.乙区与丙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 |
D.甲区比丙区北部距海远,降水少,故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 |
A.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是地貌、水文两大要素 |
B.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是气候、水文两大要素 |
C.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是地貌、气候两大要素 |
D.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可分成东、中、西三个地带 |
A.地形较平坦,海拔均在500米以下 |
B.夏季普遍高温多雨,年降水在400毫米以上 |
C.植被以森林为主,部分为森林草原 |
D.河流多为外流河,以雨水补给为主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A、B、C、D四大地理区域中,最有可能拍摄到图片①的是________;最有可能拍摄到图片②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2)这四大区域划分的依据主要是 和 。位于季风区是 地区和 地区,位于非季风区的是 地区和 地区。(填字母代号)
(3)比较C、D两区域地理特征的差异,补充完成下表。
(4)如果让你在图中A、B、C三个区域中,根据气候特点,选择种植三种农作物(水稻、青稞、棉花)中的一种,你会选择哪种作物?请说明理由。
A区域选种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区域选种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地理兴趣小组外出考察,他们在不同地区拍摄到了①②两幅图片,结合下图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A、B、C、D四大地理区域中,最有可能拍摄到图片①的是________;最有可能拍摄到图片②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2)这四大区域划分的依据主要是 和 。位于季风区是 地区和 地区,位于非季风区的是 地区和 地区。(填字母代号)
(3)比较C、D两区域地理特征的差异,补充完成下表。
| C区域 | D区域 |
气候 | 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气候 | |
土壤 | | 黑土、黄土 |
典型植被类型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
农业类型 | | 以旱地为主的种植业 |
(4)如果让你在图中A、B、C三个区域中,根据气候特点,选择种植三种农作物(水稻、青稞、棉花)中的一种,你会选择哪种作物?请说明理由。
A区域选种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区域选种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分析国内长线自驾游热门目的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形成原因。
自驾游是有组织、有计划的,以自驾车为主要交通手段的旅游形式。自2015年以来,全国自驾游出行的比例基本保持在50%以上,自驾游成为国内旅游最重要的一种形式。下图为途牛旅游网统计出的我国国内长线自驾游热门目的地。

分析国内长线自驾游热门目的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形成原因。
下列省区与所对应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中,正确的是
A.河北——水田农业 | B.江西——传统旱作农业 |
C.四川——传统旱作农业 | D.海南——热带种植园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