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既有利于生态平衡,又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①在江南丘陵修筑梯田
②在太湖平原退耕还林
③在内蒙古高原退耕还草
④在黄土高原开荒种粮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中a箭头方向,没有穿过的温度带是( )
A.热带B.亚热带C.暖温带D.寒温带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山脉是地形的骨架,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各具特色。读下图正确的一组是( )
A.①——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盆地
B.②——内蒙古高原——我国最平坦的高原
C.③——四川盆地——我国纬度位置最高的盆地
D.④——华北平原——我国最大的平原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关于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资源﹣华北多,西南少
B.草地﹣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湿润地区
C.林地﹣西北多,东北少
D.耕地﹣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面四幅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2008年10月14日上午11时,中俄两国在黑瞎子岛上举行“中俄界碑揭牌仪式”,标志着半个黑瞎子岛回到祖国怀抱。该岛位于(   )
A.①图中B.②图中C.③图中D.④图中
【小题2】我国东方第一镇——乌苏镇市场上集聚的境外商人,最可能来自相邻国家(   )
A.朝鲜B.韩国C.俄罗斯D.蒙古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中国局部地图,完成下列小题。

(1)属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的山脉是___________、_______ _ ___;(均填名称)。
(2)黄河干流从②到③河段,水量迅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中是我国四个地方(①~④)的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图。四地均位于平原,且受东部雨带的影响。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四地夏季降雨主要是由于
A.海洋湿热气团受迫抬升
B.地形的影响
C.热带气旋过境
D.地面强烈增温
【小题2】6月中、下旬我国东部雨带一般位于
A.北京到南昌一带
B.钱塘江口到珠江口一带
C.青岛到西安一带
D.上海到重庆一带
【小题3】一般情况下,位于6月中、下旬我国东部雨带所处地区内的地方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4】图中,①地可能位于
A.松嫩平原B.华北平原C.成都平原D.河套平原
【小题5】位于适宜种植小麦、甜菜地区内的地方是
A.①B.②C.③D.④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东亚海陆热力差异指数(反映了东亚陆地气温比附近海洋气温的高出程度)主要用于衡量东亚夏季风的年际异常变化,对于研究京津冀地区的“夏雨秋下”现象有重要意义。下图为1970~2015年东亚地区海陆热力差异指数在盛夏(7~8月)和初秋(9月)的时间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1970-2015年,东亚地区盛夏与初秋的海陆热力差异指数
A.整体上升趋势B.初秋年际变化大于盛夏
C.盛夏略高于初秋D.盛夏与初秋呈负相关
【小题2】京津地区的“夏雨秋下”现象最可能出现在
A.1972年B.1980年
C.1999年D.2010年
【小题3】京津地区的“夏雨秋下”现象会
A.影响该地区小麦收割和晾晒B.加快高温的消退
C.导致西大平洋副高东伸南退D.促使夏季风南移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中国季风进退与雨带推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线表示________的分界线,B线表示________的分界线。
(2)将图中A线的分界山脉的名称,填在横线上:①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3)图中C、D、E三线表示我国雨带移动多年平均位置,表示6月份的是________线,表示4、5月份的是________线,表示7、8月份的是________线。
(4)我国季风进退的快慢与________有关,雨带的降雨类型属________雨。
(5)当我国雨带推移到C位置时,长江流域出现________天气。当雨带推移到D位置时,长江流域出现________天气。
(6)我国北方和南方雨季的长短有何差别?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这条界线南北地理环境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秦岭—淮河以北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冬季气温在0ºC以下
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旱田为主 ,耕作制度以一年两熟到一年三熟为主
C.秦岭—淮河以北植被覆盖率低,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秦岭—淮河以南粮食和油料作物以水稻、油菜为主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