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 从世界看中国
- 中国的自然环境
- 中国的自然资源
- 中国的经济发展
- 中国的地理差异
- 认识省际区域
- 认识省级行政区域
- 认识省内区域
- 中国的地位与责任
“中国龙”——黄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题。

黄河各河段的“病症”,其主要成因及对症的“药方”对应正确的是( )

黄河各河段的“病症”,其主要成因及对症的“药方”对应正确的是( )
A.“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燥——加高、加固堤坝 |
B.“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 |
C.“腹泻”——地表植被破坏——退耕还林、还草 |
D.“脚肿”——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形崎岖——在下游修筑梯田 |
藏族是全世界人均饮茶最多的民族之一。历史上茶马古道是汉藏民族之间一种传统的以茶马互市为中心内容的贸易往来通道,它是世界上通行难度最大的古道。下图示意茶马古道路线(局部)分布。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藏区居民酷爱饮茶,结合区域特征推测原因不包括
A.高寒地区适宜大量种植茶叶 |
B.畜牧业为主,分解过量脂肪 |
C.蔬菜产量低,补充维生素 |
D.历史饮食文化影响深刻 |
A.春节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通过观察下图,对在甲、乙两省中常见地貌景观叙述正确的是( )


A.远看成山,近看成川 | B.地表崎岖,谷深坡陡 |
C.沟壑纵横,支离破碎 | D.平原为主,丘陵间杂 |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等降水量线明显向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下列有关该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小题3】拉萨一带的种植农业特点是:

【小题1】图中等降水量线明显向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
A.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 |
B.地处迎风坡 |
C.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季风深入 |
D.多锋面、气旋活动 |
A.该区有丰富的水能、地热能资源 |
B.图中河谷成因与东非大裂谷相似 |
C.图中甲处自然带表现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 |
D.图中甲处等降水量线密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
A.绿洲农业 | B.密集农业 | C.河谷农业 | D.商品农业 |
我国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是( )
A.大致沿长江干流 |
B.秦岭—淮河一线 |
C.十二月0℃等温线 |
D.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
以下关于季风气候说法错误的是( )
A.季风气候具有雨热同期的特点,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
B.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春风指的是夏季风 |
C.南京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
D.夏季风强易北涝南旱,夏季风弱易南涝北旱 |
下表是我国某省多年平均农作物种子面积统计表,据此推测该省可能位于( )


A.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 B.温带季风气候区 |
C.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 D.高原山地气候区 |
下图为我国部分经济作物主要分布区示意图,图中①、②表示的经济作物分别是( )


A.油菜、甜菜 | B.甘蔗、棉花 |
C.棉花、油菜 | D.甜菜、甘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