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 从世界看中国
- 中国的自然环境
- 中国的自然资源
- 中国的经济发展
- 中国的地理差异
- 认识省际区域
- 认识省级行政区域
- 认识省内区域
- 中国的地位与责任
我国人口多、耕地少,为解决粮食问题,必须()
A.减少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
B.增加开垦荒地,以增加粮食产量 |
C.开垦草原,扩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
D.坚持走科教兴国的道路,提高农业生产力 |
下图为我国6个省级行政中心地面温度年较差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图中各地地面温度年较差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小题2】属于甲所在的自然区自然环境特征是( )

【小题1】影响图中各地地面温度年较差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 | B.经度 | C.地形 | D.海陆位置 |
A.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 B.河流大多为内流河 |
C.自然植被以森林为主 | D.以干旱半干旱为主 |
我国最主要的地质灾害有( )
A.泥石流、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
B.地震、滑坡、泥石流 |
C.地裂缝、地面塌陷、地面沉降 |
D.地震、火山、海水入侵 |
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等降水量线图(单位:毫米),图中a、b、c、d四城市在某年降水量分别是1083毫米、986毫米、679毫米、642毫米。降水的绝对变率又称降水距平,是指某地实际降水量与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降水的相对变率是指降水绝对变率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降水变率越大表明降水愈不稳定,往往反映该地区旱涝频率较高。读下图,完成问题。

关于四地降水变率的正确说法是( )

关于四地降水变率的正确说法是( )
A.四地降水绝对变率相等 | B.降水越多相对变率越大 |
C.绝对变率由南向北递减 | D.c城市相对变率大于a城市 |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 )
【小题2】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 )

【小题1】根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 )
A.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 B.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
C.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 D.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
A.关中平原,浙闽丘陵 | B.江汉平原,山东丘陵 |
C.汉水谷地,黄淮平原 | D.汾河谷地,松嫩平原 |
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冬季避寒旅游逐渐流行起来。据研究,一月均温一般在10℃到22℃之间的地区,适合于作冬季避寒旅游的目的地。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我国冬季比世界上同纬度地区偏冷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 )
【小题2】下列各组城市中,适合于冬季避寒旅游的是 ( )
【小题1】我国冬季比世界上同纬度地区偏冷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 )
A.受副极地低气压的控制 | B.西伯利亚冷空气频繁南下 |
C.东部沿海受到洋流影响 | D.太阳高度小,日照时间短 |
A.珠海、南昌 | B.南昌、贵阳 | C.贵阳、厦门 | D.厦门、珠海 |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山脉①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 )
【小题2】山脉②两侧地形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
【小题3】山脉④两侧分别属于( )
【小题4】关于图中四条山脉共同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山脉①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 )
A.东侧为华北平原,西侧为黄土高原 | B.东侧为东北平原,西侧为内蒙古高原 |
C.东侧为内蒙古高原,西侧为东北平原 | D.东侧为黄土高原,西侧为华北平原 |
A.东侧为水稻,西侧为谷子 | B.东侧为水稻,西侧为冬小麦 |
C.东侧为春小麦,西侧为水稻 | D.东侧为冬小麦,西侧为谷子 |
A.东侧属于长江水系,西侧属于闽江水系 | B.东侧属于海河水系,西侧属于黄河水系 |
C.东侧属于珠江水系,西侧属于长江水系 | D.东侧属于闽江水系,西侧属于长江水系 |
A.都位于地势的第二阶梯内 | B.都位于两省区的交界处 |
C.东南侧降水都比较丰富 | D.两侧的农业地域类型都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