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陆地和海洋
- 天气与气候
- 居民与聚落
- 发展与合作
- 资源与环境问题
- 东半球的地区和国家
- 西半球的地区和国家
- + 极地地区
- 极地地区的位置范围
- 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
- 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
- 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 中国地理
当地时间2017年12月10日凌晨3时,中国第34次南极科考队经过连续作业,将首批重约250吨的新站建设物资卸运到南极罗斯岛(东经163︒46'、南纬74°54')新建站区。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中国第34次南极科考队,将首批新站建设物资卸运到南极罗斯岛时,物体的影子朝向
A.东南 | B.西南 |
C.西北 | D.东北 |
A.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区 | B.渔业资源丰富的地区 |
C.自然环境条件较好的地区 | D.对外运输便利的地区 |
A.平均风力小 | B.年日照时间长 |
C.平均气压低 | D.年降雪量较大 |

A.生物类型多样 | B.对全球变暖敏感 |
C.大气质量优良 | D.人类活动影响少 |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三个南极考察站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极昼时间长城站最短 |
B.地方时昆仑站最晚 |
C.6月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长城站最大 |
D.二分日昆仑站日出东南 |
A.环保要求低 |
B.风速较平稳 |
C.海拔高,缺氧 |
D.距中山站较近,不需要设置中继站 |
南极大陆素有"白色沙漠"之称,95%以上的面积被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平均海拔为2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陆;另外,南极洲蕴藏的矿物有220余种。目前,我国在南极大陆已建成的科考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于2018年2月7日在恩克斯堡岛选址奠基(图中A点附近)。下图为我国南极科考站位置简图及泰山站外景图。


(1)分析南极大陆被称为“白色沙漠”的原因。
(2)简析位于南极冰盖之巅的昆仑站适合天文观测的原因。
·斯科特站,法国在“南极磁点”建立了迪蒙.迪维尔站,前苏联在“南极冰点”测到了-89℃的全球最低气温,建立了东方站(俄罗斯),中国在“南极高点”(冰盖最高点)建立了昆仑站。读我
国南极考察站和南极四点分布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南极洲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 B.自然环境原始,动植物种类繁多 |
C.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 | D.每年l 1月至次年3月是科考的最佳时期 |
A.冰点距极点的距离约为1300 km | B.长城站是我国距祖国最近的考察站 |
C.磁点位于中山站的东南方 | D.高点是南极洲海拔最高的地方 |

【小题1】黄河站在北京的( )
A.东北方 | B.西北方向 | C.东南方 | D.西南方向 |
A.1个月 东南风 | B.3个月 东北风 |
C.5个月 东北风 | D.6个月 东南风 |
陨石是地球以外脱离原有运行轨道的宇宙流星或尘碎块飞快散落到地球或其它行星表面的未燃尽的石质、铁质或是石铁混合的物质。下面左图为南极冰流域和陨石采集点分布图,右图为南极陨石富集机制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其它地区相比,陨石在南极富集的原因不可能是
A.随大气环流至南极上空下沉 | B.陨石受到厚厚冰层保护,易保存 |
C.寒冷干燥环境,流水作用弱 | D.南极洲地处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
A.ab | B.cd | C.de | D.be |
“雪龙2号”是我国自行设计、自主建造的全球第一艘采用船首、船尾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具有极强的破冰性能和灵活性,能够满足无限航区要求、具备全球航行能力,甚至可以在极区大洋安全航行。北京时间2019年10月15日,“雪龙2号”从深圳启航,与“雪龙号”首次双船出海,执行中国第36次南极科考任务,预计2020年4月中旬返回。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我国“雪龙号”在南极科考遇到的自然困难主要是
①冰山浮冰 ②淡水匮乏 ③猛兽伤害 ④恶劣天气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①缩短了科考航行时间 ②提高了科考的舒适度 ③延长了科考时间 ④拓展了科考区域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A.日出东北,日落西南 | B.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 |
C.乌云密布,狂风暴雨 | D.昼夜由昼短夜长变为昼长夜短 |
自1985年以来,我国先后在南极地区建成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四个科考站。其中昆仑站和泰山站为度夏科考站,且设计寿命仅10年和15年。2018年1月我国在南极的罗斯海海域的恩克斯堡岛(165°E,76°S)上正式开建第五个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下图)。罗斯海生物种类多达16000余种,恩克斯堡岛地面碎石遍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第五个科考站——罗斯海新站选址的主要原因是 ( )
A.东风吹散浮冰,利于船舶航行 |
B.地表多碎石,利于建筑施工 |
C.罗斯海海域宽阔,气候较暖和 |
D.海洋生物多,利于海洋研究 |
A.气候变暖,岩石崩解破碎明显 |
B.冰川融化,流水侵蚀作用强 |
C.基岩裸露,冻融、风化作用强 |
D.岩石裸露,风力侵蚀作用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