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下图为京津冀地区泥石流灾害风险等级分布示意图。

指出该地泥石流灾害高风险区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10分)
下图为京津冀地区泥石流灾害风险等级分布示意图。

指出该地泥石流灾害高风险区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10分)
(自然灾害与防治)
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北纬28. 2度,东经84. 7度)发生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余震70次。位于震中附近的博克拉是尼泊尔第二大城市、著名旅游胜地。震中附近为山地破碎地形。震区建筑物一抗震性能很差,建筑物类型以砌石结构、土砖房为主。

分析此次地震中博克拉受损严重,今后应如何防御。
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北纬28. 2度,东经84. 7度)发生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余震70次。位于震中附近的博克拉是尼泊尔第二大城市、著名旅游胜地。震中附近为山地破碎地形。震区建筑物一抗震性能很差,建筑物类型以砌石结构、土砖房为主。

分析此次地震中博克拉受损严重,今后应如何防御。
自然灾害与防治
风暴潮是指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近海水面异常升高,海水侵溢上陆的现象。孟加拉湾是风暴潮的多发区,也是风暴潮的重灾区。
图10为某季节孟加拉湾风暴潮爆发情况图。

简析孟加拉湾风暴潮灾害严重的自然原因。
风暴潮是指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近海水面异常升高,海水侵溢上陆的现象。孟加拉湾是风暴潮的多发区,也是风暴潮的重灾区。
图10为某季节孟加拉湾风暴潮爆发情况图。

简析孟加拉湾风暴潮灾害严重的自然原因。
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中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海南岛略图、海南岛气温降水直方图(甲)、海南岛全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乙)、海南岛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丙)、海南岛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丁)。

旱灾是影响海南岛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旱灾的成因。
材料海南岛略图、海南岛气温降水直方图(甲)、海南岛全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乙)、海南岛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丙)、海南岛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丁)。

旱灾是影响海南岛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旱灾的成因。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所示区域地处我国四川西部断裂带。2014年夏秋季节,该区域出现多次降雨。图中虚线所示范围为降雨过后某种地质灾害边界范围。

分析图示地质灾害的成因并指出其对图中河流的危害。
下图所示区域地处我国四川西部断裂带。2014年夏秋季节,该区域出现多次降雨。图中虚线所示范围为降雨过后某种地质灾害边界范围。

分析图示地质灾害的成因并指出其对图中河流的危害。
历史民谣“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就有九年荒。”现代民谣:“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实行联产责任制,家家户户屯满粮。”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从自然角度看,“十年就有九年荒”中的 “荒”产生的原因及其出现时间是( )
【小题2】现今凤阳“家家户户屯满粮”得益于 ( )

【小题1】从自然角度看,“十年就有九年荒”中的 “荒”产生的原因及其出现时间是( )
A.洪涝——6、7月 | B.洪涝——7、8月 |
C.干旱——4、5月 | D.台风——7、8月 |
A.气候变暖 | B.红壤的改良 |
C.大量施用化肥 | D.大力兴修水利 |
自然灾害与防治,根据题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喜马拉雅山地区尼泊尔境内发生了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震后一个月内4级以上余震265次。地震发生造成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登山队员伤亡惨重。

(1)简述本次地震的成因和危害。
(2)分析本次登山队员伤亡惨重的原因。
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喜马拉雅山地区尼泊尔境内发生了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震后一个月内4级以上余震265次。地震发生造成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登山队员伤亡惨重。

(1)简述本次地震的成因和危害。
(2)分析本次登山队员伤亡惨重的原因。
自然灾害与防治
在我国黄土分布区,尤其是河谷及黄土丘陵区的高陡斜坡地带,会有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下图为我国黄土高原某地甲村附近地质剖面示意图。

指出甲村最易发生的自然灾害类型,并简析其形成原因。
在我国黄土分布区,尤其是河谷及黄土丘陵区的高陡斜坡地带,会有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下图为我国黄土高原某地甲村附近地质剖面示意图。

指出甲村最易发生的自然灾害类型,并简析其形成原因。
(自然灾害与防治)
阿勒颇附近是世界重要的棉花生产地之一。该地棉花多在四到五月种植,九到十二月收获。

读阿勒颇地理位置及其气候资料统计图,分析阿勒颇附近地区棉花收获期可能遭遇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其成因。
阿勒颇附近是世界重要的棉花生产地之一。该地棉花多在四到五月种植,九到十二月收获。

读阿勒颇地理位置及其气候资料统计图,分析阿勒颇附近地区棉花收获期可能遭遇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