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早期外贸工厂生产的一般模式中,不属于外商提供的是(  )
A.资金B.劳动力C.生产设备D.技术指导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关于珠江三角洲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我国实力最强的经济核心区
B.铁矿和石油资源丰富
C.水资源和能源资源缺乏
D.是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珠江三角洲地区要推进城市规划一体化,努力构建世界级城市群,据此并结合三种工业化、城市化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图中①②③对应的工业区是
A.美国硅谷、辽中南工业区、英国中部
B.班加罗尔、浙江温州、珠江三角洲
C.日本九州岛、意大利的中部、德国鲁尔区
D.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小题2】珠江三角洲工业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①政策和区位优势完全丧失 ②交通发展缓慢,不能满足运输需要 ③工人的工资水平提高 ④能源短缺,能源价格上涨 ⑤产业升级投入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③④⑤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匹兹堡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时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大力提高农业的地位B.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C.大力发展高耗能产业D.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小题2】有关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兴起期区域内城镇很少,空间结构比较复杂
B.成长期产业结构由点到面发展,产业由集聚走向扩散
C.繁荣期人地矛盾加剧,出现高失业率、人口增多等问题
D.衰退期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体现我国四大地区发展差异的是
A.东部地区第三产业比重最高B.西部地区农业总产值最大
C.中部地区城市分布密度最大D.东北地区工业化水平最高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以武汉、长沙、南昌三大城市为中心城市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又称 “中三角”)是涵盖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的特大型城市群。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长三角”地区相比,“中三角”地区具有的明显优势是(   )
A.工业基础雄厚
B.水陆交通便捷
C.矿产资源丰富
D.劳动力素质高
【小题2】三中心城市所在平原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历史上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但现在其地位逐渐下降,除人口增长迅速外,主要原因是(   )
A.城市化迅速发展,粮食种植面积减小
B.大规模退耕还林,导致耕地面积锐减
C.棉花价格的上涨,棉花种植面积增大
D.休耕制度的实施,导致耕地大量闲置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产业结构超前系数(E)是指某一产业增长相对于整个产业经济系统增长趋势的超前程度,可用来测定某产业结构的变动方向.当E>1时,表示产业超前发展,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当E<1时,则表示产业相对滞后发展,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粤东、粤西地区和粤北山区是广东省除珠江三角洲以外的其他地区,习惯上被合称为“粤东西北”,属于广东省内经济欠发达地区.此表示意2001-2013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和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

读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2001-2013年,“粵东西北”
A.第一产业滞后发展趋势加快B.第二产业超前发展趋势波动
C.第三产业超前发展趋势稳定D.地区三大产业发展趋势相同
【小题2】2001-2013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能是
A.第二产业生产力水平下降B.产业经济效益在持续降低
C.制造业分工协作程度较低D.三大产业结构趋于不合理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某电子产品生命周期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国该产品的出口量未来会越来越多
B.第二阶段,乙国生产该产品的技术水平落后于甲国
C.丙国由第一阶段出口到第二、三阶段变为进口的原因是技术落后
D.第一阶段丙国的利润率高于第三阶段的甲国
【小题2】产品的生命周期能够解释产业转移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该产业转移路径是丙国→乙国→甲国   ②该产业转移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趋势   ③该产业向着 技术水平高的地区转移   ④该产业转移主要反映了资本转移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我国某省城市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朝阳区20世纪80年代以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较快的外部条件是
A.发达国家和朝阳区的产业结构调整B.珠江三角洲长期积累的结果
C.珠江三角洲地区平坦的地形D.本区人口众多、农业发达
【小题2】该省北部城市化水平比南部低,主要原因是
①北部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 ②矿产资源短缺,能源贫乏 ③南部经济发展快 ④少数民族聚居,开发较晚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昆山市产业优化和升级之路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是苏南模式的突出代表。昆山,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邻国际大都市上海,西接历史文化名城苏州。京沪铁路直穿开发区,昆山至上海乘高铁约25分钟直达。


昆山产业结构变化图
(1)1978年,昆山是地地道道的农业县;2008年之后,昆山是实实在在的工业城。指出昆山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产业的变化趋势。
(2)1978年至1985年,昆山市第二产业迅速发展,主要承接了纺织、化学原料、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简述昆山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3)1990年至2000年,昆山市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房地产市场兴旺,零售业、餐饮等服务业火爆。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