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吸引国际直接投资额及外贸额不断增加,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下图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和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相比,长江三角洲地区(    )
①2001年后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较大  ②2004年后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较大
③2001年后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较小  ④2004年后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较小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小题2】20世纪8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较快的关键条件是(    )
A.著名的侨乡B.对外开放政策
C.良好的区位D.国际经济环境
【小题3】近年来,部分企业由珠江三角洲迁往国内的其他地区,这种现象被称为(    )
A.国际产业转移B.产业分工与合作
C.区域产业转移D.区域经济一体化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下图是我国四个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④代表的地区最有可能的是(  )
A.温州地区B.东北地区C.苏南地区D.珠江三角洲
【小题2】关于③模式代表的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不可能的是(   )
A.著名侨乡,吸引华侨回国投资
B.靠近上海等大城市,受大城市资金、技术辐射影响
C.工农业基础好,交通方便
D.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和外贸额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从图中资料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
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
D.2001年,长江三角洲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
【小题2】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能源不足B.地形的阻隔
C.夏季气温高温多雨D.河流航运里程较短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是
①人均国内(地区)生产总值
②国内生产总值
③人均国民收入
④教育程度
⑤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⑥预期寿命
A.①②③B.①③⑤C.③④⑤D.②④⑥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以武汉、长沙、南昌三大城市为中心城市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又称“中三角”)是涵盖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的特大型城市群。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长三角”地区相比,“中三角”地区具有的明显优势是
A.工业基础雄厚
B.水陆交通便捷
C.矿产资源丰富
D.劳动力素质高
【小题2】下列关于“中三角”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商品农业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B.经济联系密切,发展潜力不大
C.城市带动农村,城市化水平高
D.重工业发达,环境质量不好
【小题3】三中心城市所在平原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历史上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但现在其地位逐渐下降。除人口增长迅速外,主要原因是
A.城市化迅速发展,粮食种植面积增大
B.大量的退耕还湖,导致耕地面积锐减
C.休耕制度的实施,导致耕地大量闲置
D.城市建设用地增加,粮食种植面积逐渐减小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是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该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20世纪8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较快的关键因素是(   )
A.国际经济背景B.对外开放政策
C.良好的区位条件D.侨乡优势
【小题2】与珠江三角洲比,长江三角洲(   )
A.2000年前,国际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持续偏低
B.2000年前,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变化幅度较小
C.图示时间段国际直接投资额和外贸额总量较大
D.图中所示变化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
【小题3】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   )
A.外来投资B.个体私营企业发展
C.乡镇企业发展D.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据深圳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年深圳市GDP达7806.54亿元,比上年增长12.1%,三大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据此并结合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结合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深圳市已由以第三产业为主转化为以第二产业为主
B.2008年的深圳市GDP中,第三产业产值最多
C.与2007年相比,2008年深圳第一产业产值不变,第二产业产值下降
D.深圳市产业结构已经达到最优化状态,不需要进行产业升级和转移
【小题2】下列部门在深圳市第三产业比重提高中起重要作用的有
A.服装制造B.生物制药C.金融D.玩具制造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香港地区三大产业结构变化比较图,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香港地区产业变化的共同特点是(   )
A.第一产业产值不断下降B.第二产业比重持续上升
C.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D.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不少中小型加工制造企业受“劳工荒”“电荒”“油荒”、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影响,目前生存困难,面临倒闭或需要外迁到江西赣州等内陆城市。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型加工制造企业外迁到江西赣州等内地城市,最主要的原因是
A.国家中部崛起的需要B.地理区位相同
C.当地基础设施完善D.寻求更好的区位条件
【小题2】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众多的加工型企业而言,目前最需要采取的措施是
A.开展技术创新,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
B.缩小生产规模,加大资金投入
C.降低劳动力报酬,节省成本支出
D.申请破产保护,谋求东山再起
【小题3】为解决珠江三角洲的能源紧张问题,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①建核电站 
②开发利用潮汐能 
③减少对香港、澳门的能源供应 
④西电东送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据此可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   )
①城镇数量猛增,城市交错分布
②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③逆城市化现象凸现
④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城市分布密集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