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以武汉、长沙、南昌三大城市为中心城市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又称 “中三角”)是涵盖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的特大型城市群。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长三角”地区相比,“中三角”地区具有的明显优势是( )
A.工业基础雄厚
B.水陆交通便捷
C.矿产资源丰富
D.劳动力素质高
【小题2】三中心城市所在平原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历史上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但现在其地位逐渐下降,除人口增长迅速外,主要原因是( )
A.城市化迅速发展,粮食种植面积减小
B.大规模退耕还林,导致耕地面积锐减
C.棉花价格的上涨,棉花种植面积增大
D.休耕制度的实施,导致耕地大量闲置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2-03 01:45:3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城镇化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结果。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受到区域发展基础条件、产业发展和体制背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材料二:2010年江苏城市分布(左图)和江苏三大地域城镇化水平变化(右图)。
(1)依据材料二归纳江苏省城市及城镇化发展的特征。
(2)苏南地区曾创造城市化苏南模式。与苏中、苏北地区相比,苏南城镇化特点及其最主要的有利区位条件分别是什么?
(3)江苏省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面临资源环境的双重约束,请分析说明原因。
(4)“组团式”地发展城市群,建设三大“城市圈”是江苏省城市化战略的重要内容。三大“城市圈”是指南京、
、
。
同类题2
下图示意某区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a国的气候特征是( )
A.阴雨天气多,降水丰富
B.夏季气温高,昼夜温差大
C.白天升温慢,夜晚降温慢
D.四季分明,降水年际变化小
【小题2】20世纪60年代以前,采珠业是a国的支柱产业,20世纪70年代后采珠业迅速衰退,其主要原因是( )
A.国际市场需求量锐减
B.养殖技术迅速发展
C.海水温度迅速上升
D.石油开采业的发展
【小题3】下表是2014年a国人口统计资料,关于a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人口总数/人
男性人口数量/人
男性人口比重/%
女性人口数量/人
女性人口比重/%
人口增长率/%
a国
9 881 580
6 864 562
69.5
3 017 018
30.5
4.13
A.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调
B.增长模式为传统型
C.吸引了大量男性人口迁入
D.人口分布比较均匀
同类题3
下表反映了2002~2003年间,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大东北四个地区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四个地区三大产业结构变化比较表(%)
2002年
2003年
第一
产业
第二
产业
第三
产业
第一
产业
第二
产业
第三
产业
珠江三角洲
6
52.1
41.9
5.1
54.6
40.3
长江三角洲
4.9
49.8
45.3
4.1
52.4
43.5
京津冀
10.0
45.7
44.3
9.5
47.2
43.3
大东北
12.8
49.7
37.5
12.5
50.4
37.1
【小题1】四个地区2002~2003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A.第一产业比重上升,第二、三产业比重下降
B.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
C.第一、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比重下降
D.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
【小题2】与其他三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单位GDP能源消耗量较低,主要原因是()
A.第一产业比重较低
B.第二产业轻工业比重大
C.劳动力素质比较高
D.生产设备比较先进
【小题3】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长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调整中,下列工业的比重将上升的是()
①技术密集型工业 ②资源密集型工业 ③劳动密集型工业 ④资金密集型工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同类题4
推进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促进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是现阶段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大课题。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有利条件的是( )
A.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B.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C.原有工业基础较好
D.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小题2】一个地区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时表现的特点有( )
①城镇人口的比重增长缓慢甚至停滞
②城乡差别很小
③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④非农业人口向农业人口转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小题3】关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问题对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继续以轻工业为主,限制重工业的发展
B.应加大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等的比例,以此推动本地区的产业升级
C.区内各城市需加强分工与合作,构建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D.对外来人口的管理已经很成熟,“城中村”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