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 +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 珠三角地区的区位优势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1)图表中是内蒙古自治区和海南省的产业结构信息,根据图表判断A、B两省区分别与海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对应关系,并说明理由(至少各写出两点)。
(2)根据A省区1985年~2010年农、林、牧、渔业产值结构变化,阐述A省区在此期间如何进行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并评价其合理性。
(3)结合B省区的区位优势,分析说明B省区优化产业结构可以采取的措施。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积极支持东部地区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进一步提高能源、土地、海洋等资源的利用效率。

1991年和2008年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
年份 | 水田 | 旱地 | 林地 | 草地 | 园地 | 城镇 | 陆地水域 | 滩涂 | 未利用 |
1991 | 48.08 | 14.47 | 18.72 | 0.34 | 0.21 | 9.65 | 7.96 | 0.35 | 0.22 |
2008 | 41.87 | 9.89 | 17.27 | 0.04 | 0.03 | 23.91 | 6.35 | 0.63 | 0.01 |
(1)简述图示地区的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2)据表归纳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并指出该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3)试评价上海市作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地理优势和不足。
材料一: A地早期是我国重要商品粮棉油基地,中期当地改种蔬菜,瓜果、花卉,部分出口,当地所需粮、棉、油从东北、苏北等地调入。
材料二:该城市中期由于改革开放的政策支持,大量装配、制衣等劳动力密集型传统工业进入。近几年来,该城市鼓励外企和民企发展,制定较高的企业准入“门槛”,动员一些早期进入的企业转产,或迁往苏中、苏北、安徽等地。

(1)结合有关信息,分析A地由原来的商品粮棉油基地到中期变成了蔬菜、瓜果、花卉基地的主要社会原因。
(2)根据有关图文信息,描述该城市传统工业区的面积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一:区位商又称专门化率,反映某一产业在一特定区域的相对集中程度。在产业结构研究中,运用区位商指标可以分析区域优势产业的状况,并根据区位商Q值的大小来衡量其专门化率。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N1为研究区域某部门产值(或从业人员数);A1为研究区域所有部门产值(或从业人员数);N0为背景区域某部门产值(或从业人员数);A0为背景区域所有部门产值(或从业人员数)。下图反映了长江三角洲经济区5个城市(上海、杭州、绍兴、台州和舟山)纺织业的区位商,及其在长三角地区所占比重。

材料二:下表为5个城市(上海、杭州、绍兴、台州和舟山)生产单位纺织产品成本分析。

材料三:绍兴纺织能在十余年间迅速发展,主要走的是粗放式产业、中低端产品的发展路线,产业链整合不够、获利空间小、科技含量少、创新能力不足、管理水平不高、产品结构不合理、劳动力成本上涨、原料能源成本上涨、过高的国际依存度等问题一直存在。在欧美对我纺织品设限压力下,出口受阻、产能闲置、工人离岗、工厂停产等系列问题考验着绍兴的纺织业,其面临的产业升级困惑无疑在全国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1)根据区位商指标,五个城市中纺织业最具优势的两个城市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2)这两个城市发展纺织业的共有区位优势是__________。
(3)请你就绍兴纺织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对策__________。
污染产业又叫污染密集型产业,指在生产过程中若不加以治理则会直接或间接产生大量污染物的产业,这些产业对人类健康、动植物生命有害,促使环境恶化,影响生态质量。

(1)据图,概述江苏省1998-2010年污染密集型产业发展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据表,概述十五、十一五时期江苏省污染密集型产业发展的空间差异,并据此推断该产业如何在江苏省内迁移。
(3)目前,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呈现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加快转移的趋势,分析这种变化对东部和中西部地区所产生的影响。
材料一:环渤海地区1990年和2000年各省市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
材料二:每单位GDP能源消耗比较
材料三:中国产业转移路线图
(2)简述环渤海地区产业转移的过程。
(3)1990年至2000年间,随着环渤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浪潮,区域内各省市的制造业结构相似度发生了怎样的转变?该变化将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怎样的积极影响,变化: 影响: 。
(4)从材料二可知,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环渤海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什么问题?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问题 。原因: 。
(5)环渤海经济区将部分产业转移至中西部地区,对两地分别会带来什么影响 。

①交通便利 ②经济发达 ③水资源较丰富 ④人口密度大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贸易区正式挂牌成立。这是中国大陆境内第一个自由贸易区。旨在建立一套与国际接轨的、新的制度体系,以成为贸易业态模式创新、投资开放创新、离岸型功能创新、政府管理服务创新的“试验田”和示范区。
回答问题。
【小题1】对上海自由贸易区实验区范围的规划,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 | B.GPS | C.GIS | D.数字地球 |
A.利于中国经济独立自主、发展创新,远离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
B.将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加工、制造、贸易和仓储物流企业聚集 |
C.推动外贸物流创新发展 |
D.催生出对了解跨国公司业务、熟悉国际规则的高级综合性人才的大量需求。 |
江苏省由于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的差异,以及区位与交通条件、历史文化背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明显,最集中表现在乡村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上。

(1)根据图1资料归纳2012年苏北、苏中、苏南三个地域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2)从产业结构分异的角度,说明苏北、苏中、苏南三个地域农村经济发展的变化,并推测江苏省内产业结构变化的基本特征。
(3)说明2012年苏州市和东海县的农村经济发展特征及形成原因,并针对其主导产业指明今后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