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 +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 珠三角地区的区位优势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惠州、江门、中山、肇庆九市组成,是与美国纽约湾区、旧佥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比肩的世界四大湾区之一。
读四大湾区基本资料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其他三个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是
A.地理位置优越,靠近沿海 | B.海陆交通便利,协作历史悠久 |
C.矿产资源丰富,第二产业发达 | D.发展空间广阔,劳动力丰富 |
A.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人流、物流、信息流互联互通 |
B.进行资源整合,充分利用优惠政策,促进地区发展 |
C.推动粤港澳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加快区域转型升级 |
D.深化对外开放,打造高技术合作平台,培育传统产业发展 |
【小题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包括
A.产业升级面临困难 | B.城市建设相对滞后 |
C.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 D.产业转移日渐加强 |
A.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工业化→城市化 |
B.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
C.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
D.森林、矿产资源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工业化→城市化 |

(1)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较周围的广东其他地区发达的原因是什么。
(2)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部分产业转移出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广泛升级,当地一部分产业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边远地区转移,转移的大部分是________型产业和________型产业。
(4)接受产业转移的广东边远地区的优势是什么。
材料一 进入21世纪后,在我国六大经济区域中,有人这样概括:“珠三角”抢得先机,“长三角”后来居上,“环渤海”潜力巨大,“新东北”重振旗鼓,“大西北”加快开发,中部崛起更待何时?
材料二
(2)试分析与长三角相比,“振兴新东北”的主要优势与劣势________。
(3)分别写出甲、乙、丙图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甲_______乙_________丙 ______。

【小题1】日本、韩国的企业迁入我国的主要原因是
A.日本、韩国污染严重 | B.我国劳动力工资水平较低 |
C.我国第三产业发达 | D.日本人口数量剧减 |
A.阻碍了迁入地的城市化进程 | B.导致迁入地失业人口增加 |
C.加剧了迁出地的环境污染 | D.加剧了迁入地的环境污染 |
材料一:据湖北省教育厅透露,武汉目前在校大学生的数量超过100万人,在校大学生数量在世界城市中排第一。
材料二:2009年武汉东湖开发区被列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1)分析大学在武汉集聚的社会经济因素。(2)武汉的高校林立、在校大学生数量庞大,对武汉城市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材料一:工业结构关系是指在一个经济区域内各地区工业之间相互联系的紧密程度。根据这种相互联系的紧密程度,工业结构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互补型和竞争型。读我国部分省(区、市)示意图和图中乙区域内9省区之间的工业结构相关系数表(表中S为两省工业结构的相关系数,系数越大,结构越相似),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二:长江上游区域各大城市的等级体系。
(2)分析图中甲区域与a城市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3)简述甲经济带工业基地的区位条件?
(4)长江上游区域的各大城市服务功能差异明显,简要分析重庆市发展成为本区域中心城市的条件。
材料一:产业优势的变化和产业集聚导致了长三角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1998-2007年期间制造业转移路径如下:1.从上海转移进入浙江省的制造业行业有家具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革制品业和橡胶制造业;2.从上海转移进入江苏省的制造业行业有:医药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3.从江苏转移进上海的行业有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从上海角度讲,一般吸纳的是资本密集型、港口型工业。
材料二:2009年上海现代服务业各产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
产业 | 2009年 | 产业 | 2009年 |
物流业 | 7.1 |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 4.1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6.7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0.5 |
商贸流通业 | 24.5 |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 2.5 |
金融业 | 20.2 | 教育 | 4.2 |
房地产业 | 13.9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1.0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7.2 |
|
|
(1)上海制造业有着辉煌的历史,请从上海的区位条件分析上海制造业的优势。
(2)根据材料一分析,上海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转移出和吸纳进的产业有何特点?解释上海产业转移的合理性。
(3)根据材料二分析,上海产业结构调整中现代服务业各产业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可采取哪些积极的举措?

【小题1】下图中四种工业区位选择结构图中,最有可能面临用工荒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减少资金投入,缩小生产规模 |
B.促进农业发展,改善粮食供应 |
C.增大重工业比重,减少用工数量 |
D.刺激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
下表为我国某省三个不同年份GDP总值及三大产业构成表。
年份 | 总产值(亿元)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1978年 | 114 | 47 | 36 | 17 |
2003年 | 3923 | 19 | 45 | 36 |
2011年 | 15110 | 13.4 | 54.4 | 32.2 |
【小题1】改革开放以来,该省
A.第一产业产值持续上升 | B.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下降 |
C.步入工业化阶段 | D.产业结构变化不大 |
A.资源输入量更多 | B.开放程度更低 |
C.区域竞争力更小 | D.环境承载力更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