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我国四大城市群中,城市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京津唐B.辽中南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中甲、乙、丙、丁分别对应2014年广东省四个地区的产业结构情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珠江三角洲是广东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与珠江三角洲的产业结构最接近的是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促进珠三角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
A.对外开放B.小商品经营
C.大城市扩散D.森林、矿产资源开发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方向是(  )
A.提高第一产业比重,稳步增加其产量
B.提高第一、第三产业的比重,降低第二产业的比重
C.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的比重,降低第三产业的比重
D.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继续加强能源、交通的建设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我国全国性中心城市除北京外,还有
A.香港B.广州C.上海D.台北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先后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水平大大提升,同时又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两个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A.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B.劳动力指向型产业、市场指向型产业
C.原料指向型产业、 动力指向型产业D.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表示某区域四个不同时期三大产业的就业比重情况。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按照区域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该区域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Ⅰ-Ⅱ-Ⅲ-ⅣB.Ⅲ-Ⅳ-Ⅱ-Ⅰ
C.Ⅳ-Ⅲ-Ⅰ-ⅡD.Ⅱ-Ⅰ-Ⅳ-Ⅲ
【小题2】该区域工业化水平最低的阶段是:(  )
A.ⅠB.ⅡC.ⅢD.Ⅳ
【小题3】该区域三大产业就业比重变化的主要动力最可能是:(  )
A.计划生育政策B.科学技术进步
C.对外开放程度D.社会经济发展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面的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韩国《中央日报》2016年10月26日,朝鲜对外经济省与中国辽宁省政府达成协议,时隔13年将再次开发新义州特区。报道称,朝鲜计划未来5年内完成特区基础设施建设,10年内完成特区建设。2018年朝美关系缓和,9月18日朝韩领导人会面,并发表《平壤共同宣言》事实上宣布战争状态结束,并提出实现和平、共同繁荣的具体方案。

材料二、说到如今的汽车,最近一个新名词出现了,那就是氢燃料电池汽车,韩国和日本是全球最早推出量产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国家。氢燃料燃烧的排放物只有水,实现了零碳排放, 但氢气提取成本高,如储氢技术不成熟,加氢站建设等问题。未来5-10年这些问题将迎来突破。 在开拓者韩日蓄力之时,中国氢能发展也正迎来新的节点,中国氢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正式成立。目前在广东佛山(云浮)产业园,已形成中国最大氢能燃料电池产能和规模最大的基地,氢燃料电池汽车上下游全产业链正在形成。

材料三、朝鲜半岛位置示意图和珠三角佛山(云浮) 氢能燃料电池产业园


(1)根据材料一试分析新义州特区的开发条件。
(2)距离韩国很近的山东威海市,在造船、电子、机械、服装、轻工等行业,甚至美容、商贸、餐饮等领域不断获得韩国企业的投资。据此分析该投资行为对威海市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3)和韩国一样,近年来珠三角大力推广氢能源汽车(特别是公交用车),请分析珠三角地区大力推广氢能源汽车的原因有哪些?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凭着一大批精明能干的温州人走南闯北,开市场经济之先河,得机制灵活之先利,迅速完成了社会经济总量的原始积累。同时,县改市、县改区、乡改镇陆续推开。农民由造田到造厂造房直至造城造市,市民则办厂开店到办实业。城镇搞“新街”,街道搞“新村”。下图为温州市城市化生态环境方面各指标时间上的变化情况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温州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  )
A.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带动工业化和城市化
B.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带动工业化和城市化
C.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带动工业化和城市化
D.矿产资源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带动工业化和城市化
【小题2】温州在城市化的过程中(  )
A.城市环境质量与工业化进程极不协调
B.城市建设改变了“脏、乱、差”的局面
C.城市绿地在城市面积中所占比重较大
D.城市环境质量出现明显下降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我国三大经济圈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三大经济圈发展的共同区位优势条件是(  )
A.矿产资源丰富B.劳动力成本低
C.淡水资源充足D.交通运输便捷
【小题2】与长三角相比,促进珠三角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经济腹地更广B.科技实力更强
C.产业基础更好D.改革开放更早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08年5广东省下发了《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动员和部署全省进一步推进“双转移”工作(如下图),促进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图中①②③的含义分别表示:①____;②___;③_____(选择填空)。
A.一些较高素质劳动力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
B.珠三角的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
C.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向当地二、三产业转移
(2)目前,珠三角移出的产业主要是_____密集型产业。粤北某市建设工业园区,接纳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3)推动该县可持续发展,开发区计划对新迁入的企业设置相应的门槛,请对门槛设置的要求提出合理化建议。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