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和文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随着天津港港口的建设和滨海新区的发展,天津滨海新区逐步成为国际性集散枢纽港、世界级重化工业基地以及国家重化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区等。

材料二: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材料三:河北与京津,面临着同样的缺水困局,却要提供北京81%、天津93%的水。多年来,河北为保证京津水资源供应做出了巨大牺牲。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通水,将推动京津冀在水资源利用及保护方面等方面协同发展。

(1)列举图文材料两条信息,分别对应说明天津滨海新区发展成为化工基地的有利条件。
(2)结合材料三,分析南水北调工程的通水对京津城市地区水资源利用和城市生态保护所发挥的作用。

材料四:产业转移是京津冀区域一体化进程的焦点问题之一。京津许多原有的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已不适合在当地生存发展。河北省由于其毗邻京津的地理位置,将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首选地。

(3)请列举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对河北省产生的影响。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列关于我国产业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重工业基地集中在东南沿海
B.黄河流域比长江流域航运业发达
C.橡胶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海南和云南
D.产业转移趋势主要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转移
当前题号:2 | 题型:多选题 | 难度:0.99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闽南金三角包括福建省南部沿海的厦门、泉州和漳州三个设区市及所辖县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泉州市以县域经济为主体,以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和人文优势,以家庭企业和专业市场为基础,在鞋业制造行业中逐步形成以大企业为核心、中小企业协作配套的特色产业集群。鞋业制造行业大大提高了地区产业竞争力,成为泉州市经济发展的“发动机”。近年来,泉州大量知名鞋企如安踏、特步、富贵鸟等把总部迁往副省级城市厦门。下图为“闽南金三角位置示意图”。


(1)描述闽南金三角的自然地理特征。
(2)泉州市经济发展得益于其发达的乡镇企业。试分析泉州市发展乡镇企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京津冀协同发展要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为载体、以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为重点、以“一环六放射”的高速路网交通一体化体系为依托,打造1小时都市圈,努力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赢发展。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京津冀三方目前产业结构既雷同又竞争,没有形成互补的格局,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看,天津应着重发展的经济部门是(  )
A.机械制造业B.传统服务业
C.创意文化产业D.石油资源的开发
【小题2】京津冀高速路网一体化,目的是(  )
①提高运输效率 ②增加运输方式多样性   ③加强城际联系 
④促进城市群互动发展 ⑤各城市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A.①②③B.③④⑤
C.①③④D.①④⑤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2011—2015年中国工业增加值与增长率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2011—2015年,我国 (   )
A.工业化水平一直非常高B.工业增加值持续增长
C.工业比重不断上升D.工业化速度不断加快
【小题2】现阶段,推动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可行措施是   (   )
A.加快矿产开发,提高钢铁产能B.扩大产品进口,替代国内生产
C.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D.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2008~2014年珠三角区域就业吸引力指数统计表,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珠三角地区就业吸引力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基础设施完善B.就业机会多,收入高
C.生活成本低D.社会秩序好
【小题2】就业吸引力指数变化对珠三角区域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促进区域环境改善B.增加劳动力供应
C.失业率上升D.环境人口容量升高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我国某自治区局部图, N 城设立经济特区,该区雅丹地貌显著,拥有矿产、民族文化等优势资源,棉花产量占全国比重超过70%,优质长绒棉占全国总产量的60%。

(1)说出M处河流年径流量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
(2)指出该地减少棉花主产区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3)分析该自治区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经济的方向。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会展业是以会议、展览等活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一种综合性产业。图为“北京市会展业功能区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北京市会展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
①依托首都城市职能,会展资源丰富
②城市中心区地域广大,有发展空间
③交通便利,基础配套设施比较完善
④科技力量雄厚,综合服务水平较高
⑤经济发达,环境承载力提升潜力大
A.①④⑤B.②③④C.①②⑤D.①③④
【小题2】会展业又被称为“城市建设的加速器”,其作用主要表现为(  )
A.成为京郊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B.加强工业联系,促进工业集聚
C.加快人、物、信息的流动,创造商机D.促使我国乡村人口向东部大城市迁移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高居世界之首。同时,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有所不同,加快西部经济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经济原因是( )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B.农业基础薄弱
C.水土流失严重D.自然资源不足
【小题2】我国政府为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
①给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
②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③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来产品的冲击   
④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
【小题3】我国政府努力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主要是为了 ( )
A.宏观调控,微观搞活B.统筹经济发展,协调好地区差异
C.体现综合国力,加强经济建设D.开发西部资源,改善投资环境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不少中小型加工制造业企业受劳工荒、电荒、油荒、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影响,目前生存困难,面临倒闭或需要外迁到江西赣州等内地城市。结合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型加工制造业企业的区位选择大多符合(    )
A.模式 1B.模式 2
C.模式 3D.模式 4
【小题2】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型加工制造业企业外迁到江西赣州等内地城市,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国家中部崛起的需要B.地理区位相同
C.当地基础设施完善D.寻求更好的区位条件
【小题3】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众多的加工型企业而言,目前最需要采取的措施是( )
A.开展技术创新,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
B.缩小生产规模,加大资金投入
C.降低劳动力报酬,节省成本支出
D.申请破产保护,谋求东山再起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