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 +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 珠三角地区的区位优势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埃及是“一带一路”沿线的枢纽国家。中埃合作的标志性项目“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落户红海之滨。目前有共有中外企业70余家,投资金额超10亿美元,已经形成石油装备、高低压电器、纺织服装、新型建材和机械制造五大产业园区。

简述“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建设对埃及的积极意义。


【小题1】据图表判断,长江流域范围内的各省级区域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的是( )
A.湖南、安徽、重庆 | B.四川、云南、江西 |
C.上海、浙江、江苏 | D.广西、湖北、云南 |
A.区域发展比较协调 |
B.人文要素空间分布差异不明显 |
C.大部分地区处于工业化初期 |
D.经济布局亟待优化 |
海南省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全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被誉为“南海明珠”。为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海南正在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突出发展特色经济,逐步建立起优势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海南省与全国三大产业构成比较(2009年)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海南省 | 28.05% | 26.93% | 45.02% |
全国 | 10.58% | 46.8% | 42.62% |
(1)海南省发展农业具有全国其他地方难以比拟的区位优势,具体体现在( )
①热量水分条件优越②现代工业基础雄厚
③海洋资源潜力巨大④河网密布湖泊众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海南省位于____气候类型区,其农业地域类型除____农业外,还有热带种植园农业。
(3)下列经济作物中,适宜在海南省种植的是( )
A.苹果、葡萄 B.花生、甜菜
C.花生、荔枝 D.椰子、菠萝
(4)目前,海南省已经成为全国最大冬季菜篮子基地。为进一步建设好菜篮子基地,从农业区位条件的社会经济因素角度看,海南省可以采取哪些举措?(至少答三点)

【小题1】关于2002—2010年江苏省经济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产值降低,农业地位下降 |
B.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略微上升,仍占主导地位 |
C.就业结构中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上升 |
D.经济发展迅速,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
A.扭转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的局面,突出农业的主导地位,避免农产品价格上涨 |
B.注重调整第二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C.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改变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下降的局面 |
D.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限制第一产业发展,压缩第二产业,提升第三产业 |
21世纪以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不断承接珠三角经济区的产业转移。下图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珠三角经济区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两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北部湾经济区矿产资源丰富,可承接资源密集型产业 |
B.珠三角经济区应将劳动密集型产业移出,以降低生产成本 |
C.有利于北部湾经济区的产业结构优化 |
D.有利于增加珠三角经济区就业机会 |
A.开放性 | B.整体性 | C.差异性 ![]() | D.同一性 |
广东省自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迅速,并吸引了大量省外人口。读下图“广东省1994~2009年粮食产量和粮食产需差量(粮食需求量减去粮食产量)的变化”。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1994~2009年,广东省粮食产量和粮食产需差量变化的基本特征分别是
A.粮食产量呈下降趋势,粮食产需差量呈缩小趋势 |
B.粮食产量呈上升趋势,粮食产需差量呈增大趋势 |
C.粮食产量呈上升趋势,粮食产需差量呈缩小趋势 |
D.粮食产量呈下降趋势,粮食产需差量呈增大趋势 |
①工厂、城镇、道路等大量占用耕地,粮食种植面积缩小
②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粮食种植面积缩小
③农业灌溉不合理,土地盐碱化严重,粮食单产降低
④自然地理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粮食减产
A.①③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② |
A.增加粮食产量 | B.减少粮食单产 |
C.增加粮食产需差量 | D.缩小粮食产需差量 |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示意图。2016年7月,世界最大的单体光伏电站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东部的盐池县发电,总占地面积为27 770亩。

材料二 甘肃省承接产业转移开始“挑三拣四”,大量签约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剔除钢铁、水泥、传统煤化工等高耗能、高耗水项目,近两年就有约2 000亿元的产业项目被拒之门外。
(1)盐池光伏项目建设的主要优势自然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等。(2)影响内蒙古自东向西植被变化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图中滩羊产区内的天然牧草矿物质含量非常丰富,________________圈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
(3)制约图中甲农业区生产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当地农业过度开发可能导致________、________和水资源短缺等环境问题。
(4)简析甘肃省“挑三拣四”地承接产业转移的意义。
2019年8月6日,国务院《上海自由贺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公布.图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位置和范国图按照规划,将在上海大治河以南、金汇港以东以及小洋山岛、淸东国际机场南例区城设辽新片区,面积为119.5平方公里将支持新片区以授资自由、贸易自由、资会自由、运输自由、人员从业自由等为重点,推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目前特斯拉等明星企业已经落户建厂,正在为正式投产做准备,但这里整体开强度还比较低,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建设空间。
据此完成下列小題。
【小题1】按照规划设计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A.进一步扩大上海市的城市规模,形成具有世界重要影响力的城市 |
B.转移上海市的城市职能,缓解上海市不断出现的城市问题 |
C.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
D.充分利用上海港的河海联运优势,促进上海市制造业的持续发展 |
A.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 | B.规划和建设住宅小区 |
C.规划和建设公众休憩场所 | D.职工教育和培训场所 |
A.临港新片区土地的开发利用程度低,有大量的闲置土地 |
B.临港新片区内从业者的文化素质较低,需要加强职业培训 |
C.沿海港口、码头建设不完善,与规划要求距离大 |
D.临港新片区现有产业与规划目标有差距,需要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 |

【小题1】深圳迅速发展和崛起的根本原因是
A.大力推进工业化 | B.大量的外来民工 |
C.改革开放的政策 | D.香港的产业转移 |
A.东莞的服务职能比深圳多 |
B.香港与广州相比,金融、贸易、商业的服务范围更广 |
C.与国内大都市圈相比,珠三角都市圈地理位置最优,经济腹地广 |
D.与国际大都市圈相比,珠三角都市圈缺少核心城市,市场小 |

【小题1】2006~2015年,我国
A.工业化水平一直较高 | B.工业比重不断上升 |
C.工业增加值持续增长 | D.工业化速度不断加快 |
A.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 |
B.扩大产品进口,替代国内生产 |
C.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 |
D.加快矿产开发,提高钢铁产能 |
A.减少地域联系 | B.消除城乡差距 |
C.推动城市化进程 | D.降低消费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