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2008~2014年珠三角区域就业吸引力指数统计表,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珠三角地区就业吸引力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基础设施完善
B.就业机会多,收入高
C.生活成本低
D.社会秩序好
【小题2】就业吸引力指数变化对珠三角区域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促进区域环境改善
B.增加劳动力供应
C.失业率上升
D.环境人口容量升高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9-22 05:02:0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是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最为快捷的地区之一,但其内部各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交通、环保等基础设施存在差异。下图为1982年、2010年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人口分级图(注:下图中标出地名的6市为中部地区,其东面的7个县市为东部地区,其西面的11个县市为西部地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广东人口分布
A.东部多数市县人口级别显著提高
B.西部多数市县人口级别显著提高
C.东部人口较稀,西部人口较密
D.全省人口分布较均衡
【小题2】广东中部地区人口级别变化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迁入量大
B.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C.大学数量迅猛增长
D.自然环境条件优越
【小题3】广东中部地区人口级别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A.人口年龄结构迅速老龄化
B.社会负担加重,经济发展减速
C.城市化发展迅速,交通、住房压力减轻
D.由粮食基地转化为粮食调入区
同类题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十三五规划中,重庆将进一步发挥其西部“龙头”“窗口”的作用,两江新区占据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有利位置,通过与渝新欧铁路联运,积极建设国际货运大通道;该区欲发展成为长江上游地区的物流中心、金融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成渝高铁全长308千米,比505千米长的老成渝线缩短了近200千米,桥隧长度占线路全长的65.8%,最高时速350km/h,在成渝间形成了1小时交通圈。
(1)简述成渝高铁线路修建需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
(2)分析成渝高铁通车对成渝地区社会经济的影响。
(3)简述重庆两江新区的区位优势。
同类题3
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国属发展中国家
B.该国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水平不相适应
C.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
D.阶段Ⅲ,该国经济增长主要来自第三产业
【小题2】阶段Ⅲ,该国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有( )
①劳动密集型产业 ②资源密集型产业 ③技术密集型产业 ④现代服务业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同类题4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中的阶段Ⅰ、Ⅱ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A.原料密集型产业、动力密集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市场密集型产业
C.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D.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小题2】以下属于阶段Ⅱ工业发展特点的是
A.成为我国最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B.外商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小
C.建立了大批日用消费品加工工厂
D.工业附加值增长较慢
同类题5
下图为京津冀地区部分城市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北京与天津地区城市化水平明显高于河北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因素
B.气候因素
C.经济因素
D.科技因素
【小题2】为缓解北京城市问题,下列措施中最合理且可行的是
A.将北京部分职能和人口转移到河北
B.将北京部分职能和人口转移到天津
C.大力建设绿地,缓解北京环境压力
D.加强轨道交通建设,缓解北京的交通压力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