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2006~2015年中国工业增加值与增长率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2006~2015年,我国
A.工业化水平一直较高
B.工业比重不断上升
C.工业增加值持续增长
D.工业化速度不断加快
【小题2】现阶段,推动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可行措施是
A.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
B.扩大产品进口,替代国内生产
C.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
D.加快矿产开发,提高钢铁产能
【小题3】我国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可以
A.减少地域联系
B.消除城乡差距
C.推动城市化进程
D.降低消费水平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0-06 07:01: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依据江苏各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和现状,将江苏省划分为“两带三区”农业区。读江苏农业空间格局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省辖市中兼跨沿江和沿海农业带的是
A.盐城
B.南通
C.常州
D.泰州
【小题2】与江淮农业区相比,太湖农业区粮食商品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人口减少
B.土地质量下降
C.市场需求减少
D.耕地面积减少
同类题2
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及我国东海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舟山渔场为我国主要的渔场,其成因可能是( )
①大陆架广阔②寒暖流交汇③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④实行伏季休渔制度⑤海水温度和盐度适宜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②⑤
【小题2】太湖平原近年来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的原因有( )
①工业化和城市化占用大量耕地②土壤肥力低③水旱灾害频繁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同类题3
下图为自然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在I阶段孕育的城市大多分布在( )
A.著名旅游胜地
B.河流中下游平原
C.铁路交汇处
D.矿产资源富集地
【小题2】在III阶段,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产业布局集中
B.人地关系紧张
C.科学技术进步
D.交通运输发展
同类题4
读我国南方某河流中下游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阶段一到阶段二,甲地农业生产方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请说明最可能的变化是什么,并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2)分析丙工业区形成的区位条件。
(3)分析城市工业用地的变化趋势,并分析主要原因。
(4)从阶段一到阶段二,该地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保护环境?
同类题5
下图为某国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国
A.1990年第一产业约占80%
B.2000年以第三产业为主
C.2010年第二产业比重比1990年减小
D.1990—2010年产业结构变化趋向合理
【小题2】若图中数码表示2010年该国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从地域分布看,产业转移方向合理的是
A.③区到①区
B.④区到②区
C.⑤区到⑥区
D.⑥区到③区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