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 +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 珠三角地区的区位优势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珠江三角洲地区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 |
B.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中,重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不存在环境污染问题 |
C.工业化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提高,土壤肥力上升 |
D.珠江三角洲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利于植被生长,不会产生水土流失 |
下列不属于工业化主要标志的是( )
A.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
B.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 |
C.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
D.城乡差别减小 |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香港经济发展迅速,出现了大量企业,80年代后香港商人将大部分企业搬迁到深圳。2018年,随着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必将促进香港经济的新一轮增长。下图示意珠三角地理位置和港珠澳大桥位置图。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香港经济发展迅速,主要得益于
A.地理位置优越 |
B.国家政策支持 |
C.水陆交通便利 |
D.国内产业转移 |
A.市场指向型工业 | B.技术指向型工业 |
C.原料指向型工业 | D.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
A.服务功能 | B.服务种类 |
C.服务人口 | D.城市等级 |
区域行业分工指数可大致衡量区域分工的程度。指数值越高,两地区的行业差异性越大,反之则两地区产业相同性越大。读下列“环渤海地区行业分工指数表”。回答问题

1997~2001年,分工指数的变化说明环渤海地区

1997~2001年,分工指数的变化说明环渤海地区
A.专业化分工进一步加强 | B.产业结构趋于一致 |
C.经济发展速度都在加快 | D.内部竞争更加激烈 |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良好区位优势的是 ( )
A.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 | B.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地区,交通便利 |
C.有许多优势政策 | D.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 |
在我国,从城镇回农村创业已成为一种潮流。农业部数据显示,近年来从农村流向城 镇的各类人员返乡创业人数累计达 570 多万,其中农民工返乡创业累计达 450 万人, 这些“归雁”对活跃农村经济发挥了独特作用,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新亮点。据此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在我国,“归雁”经济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①原就业地的生活压力较大 ②“归雁”地政府扶持力度的增强
③家乡气候条件的改善 ④原就业地医疗卫生水平的下降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A.城市环境污染加剧 |
B.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 |
C.城市失业率提高 |
D.乡村土地撂荒,无人耕种 |
A.市场竞争意识强,营销渠道广 | B.创业理念先进,愿望强烈 |
C.具有务工、经商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 D.拥有广阔的融资渠道 |
目前全球40个主要城市群的经济产出占到了世界经济总量的七成左右。在中国,三大城市群以5%左右的国土面积贡献了GDP总量的四成。下图为2013年我国三大城市群中主要城市总GDP比较(单位:亿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京津冀城市群与其他两个城市群相比,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A.资源能源短缺 | B.内部发展不平衡 |
C.环境污染严重 | D.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
A.经济基础薄弱 | B.传统产业衰落 |
C.交通联系不便 | D.产业联系较弱 |
A.加速产业转型振兴传统工业 |
B.扩大核心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 |
C.建设城市新区产业转移升级 |
D.发展城市群内一体化交通网络 |
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相比,其区位条件的不足之处是( )
①产业基础相对薄弱 ②市场腹地相对狭小
③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相对薄弱 ④改革开放重心北移
①产业基础相对薄弱 ②市场腹地相对狭小
③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相对薄弱 ④改革开放重心北移
A.①②③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④ |